阿房宮賦優(yōu)質課教案
《阿房宮賦》中,杜牧通過描寫阿房宮的興建及其毀滅,生動形象地總結了秦朝統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經驗,向唐朝統治者發(fā)出了警告,表現出一個封建時代正直的文人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
阿房宮賦優(yōu)質課教案
。下面是《阿房宮賦》優(yōu)質課教案,歡迎閱讀。《阿房宮賦》優(yōu)質課教案
一、梳理文本
由學生來解決文字障礙(檢查預習情況與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老師提出三個問題,與學生共同探討解決
1、“一日之內,一宮之內,而氣候不齊”中“氣候”與現在的“氣候”同不同?是為了表現宮殿之大還是表現宮中人的主觀感受?
強調宮很大;“妃嬪媵嬙,王子皇孫”應該說的是秦始皇對一些妃嬪的偏愛或者是冷漠。一位從實處講其大,就像經歷了四個季節(jié),一位從主觀講宮廷里頭的宮女受到了不同的境遇而感受不同。上文“歌臺曖響,舞殿冷袖”曖和冷主要是主觀寫感受的。
2、“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中的“王子皇孫”到底指的是什么人,請從文本上尋找依據。
3、“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怎樣理解?其中“鼎鐺”屬不屬于文言現象中的意動?
理解這個句子關鍵在主語,根據上文來看,主語是誰呢?六國。今天的“一旦”與之相同嗎?接近。六國一旦不能再享有這些東西;輸來其間,寶物都被秦國運到了阿房宮里來了。
4、“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一個人的想法,同時也是千萬人的想法。
這里“一人”指誰?“千萬人”指誰?秦始皇,廣大人民。
你秦始皇自己如此奢侈,貪圖享受,同樣也表現了每一個人的心理啊。你一個人的奢侈,普通老百姓也會珍惜自己的財富的啊。
5、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是指什么?阿房宮
焦土是名詞動化,是化作焦土。切合原文特點,語言簡潔,非常有力。
以后再學習需要同學們在課后參照我們課堂上的學習方法自己解決。
三、填字訓練
讀文章需懂“出入法”,讀進去,跳出來,也可謂“厚薄法”,先要讀厚,再要讀薄。
阿房之宮,其勢可謂(雄 )矣,其制可謂( 大 )矣,宮中之女可謂( 眾 )矣,宮中之寶可謂( 多 )矣,其費可謂( 靡 )矣,其奢可謂( 極)矣,其亡亦可謂(速 )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可(悲 )矣!
四、劃分層次
1、哪些句子是寫阿房宮其形的雄偉壯麗,規(guī)模龐大?
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規(guī)模雄偉)
2、哪些句子是具體寫出宮中之女的眾,宮中之寶的多?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
“綠云擾擾”寫的是什么?南朝吳均“綠鬂愁中減,紅顏啼里滅!崩畎住对垢栊小贰俺翍n能傷人,綠鬂成霜鬢!卑拙右住逗痛荷睢吩啤八渭覍m樣髻,一片綠云斜。”綠均作黑講,綠去被稱為黑發(fā)。
描寫方法:側面描寫。運用了多種手法,夸張、排比、比喻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摽掠其人,倚迭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
“經營”是什么意思? “朝歌夜弦”是互文,合而見義解其義。
互相參照,回避詞語簡單重復。收藏、精英都是六國費勁心思從其他國家爭搶、搶奪來的寶物
3、“其費可謂靡矣”體現在哪里?
文中 還有哪些語句表現宮殿的“其費可謂靡矣“? “蜀山兀,阿房出”,就是說把蜀山的東西砍光了。 從“使負棟之柱”到“多于市人之言語”。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作者用了夸張、比較、襯托的手法,突出了它的耗費之糜
4、“其奢可謂極矣”體現在哪里?
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體現了秦王朝的奢侈
四、文體特點
《赤壁賦》 蘇軾對散文的重大貢獻是對賦的拓展,“以文寫賦”。
本文被稱為“千古第一賦”,它典型的表現了賦的內容和特征。“賦”的形式特征是什么? “鋪陳排比”。它能多角度反復描寫同一個對象,一個字,他寫一大排比句,幾個句子,他能用通篇來表現! 賦也,鋪也,鋪采摛文 ,體物寫志者也!(劉勰)
文不甚長,義不甚深.更能突出表現描寫的對象,語言有氣勢。是將大于大量的排比、比喻和夸張組合到一起,表現了語言的氣勢,語言具有超乎尋常的表現力和魅力,征服了我們。
五、配音朗讀
現在同學們可以選一兩個句子或一二個片段,能夠在誦讀中表現賦的特點。
第二小節(jié),“而望幸焉。”稍微慢些,表現期盼、等了好久都等不到皇上的心理。讀好此節(jié)關鍵在于虛詞的處理上,你們知道是哪一個?“也”
六個“也”表達的效果是否一樣?有哪一個“也”和其他“也”作用是不同的?有沒有發(fā)現?
前五個是表示判斷,而最后一個更多的是強調,前5 個句子并列關系更為緊密,而最后一個句子要相對疏離一些,所以大家讀的時候,最后“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車遠遠地來了,宮女心中就充滿了希望,“要到我這里來了”,車慢慢地遠走了,心中的失望隨著車聲的遠去而增強;实劭床灰娏,車聲聽不到了,我們要讀出一個效果來,讓我們覺得宮女仍然在翹首盼望。 注意文中第小節(jié)中六個“也”的效果不一樣。前面五個“也”表示判斷,最后一個“也”表語氣,讀的時候稍微綿長一點!拌谩弊忠惨獙W生集體朗讀。
六、思想內容之擷取
課前有同學提出了一個問題,“本文的中心段,也就是作者要表達的意思是哪一段?”還有的同學更具體,“本文點明主旨的句子是不是最后一句?”這些同學都在思考,你們看是不是最后一段?最后一句?
其實不一定要落實到具體的某一句,這一段都是作者在表達他的思想。
三層意思:第一,下斷語:秦人與六國都是自取滅亡。第二,滅亡都是因為不愛人。第三,示警戒:鑒重于哀。這三層互為因果,沒有主次之分。
本文和《六國論》不一樣,它不是一篇史論,但作者仍然表達了他對歷史的感悟,見解,這篇“千古一賦”描寫阿房宮到底想要表達什么?我們應當抓住最后一小節(jié)哪一個詞?在告誡我們這些后人。本段中“后人”是指什么樣的“后人”?這里的四個“后人”的內涵、所指的對象是否一致?
第一個和第二個“后人”是一個意思,相對于秦人的后人,第三個“后人”是相對于前面兩個后人的再一個“后人”。是后人的后人。
文中的“后人”所指是否一樣?這四個“后人”是否都是指同一種人?(聯系杜牧所處的時代背景)第一個和第二個“后人”是一個意思,相對于秦人的后人,第三個“后人”是相對于前面兩個后人的再一個“后人”。是后人的后人。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孫,二十六歲時考中進士,杜牧對政治、軍事都有頗為卓著的見識,曾聯系時事研經讀史,注《孫子兵法》,可惜不為統治者所用。杜牧擅長詩文,力倡“文以意為主”之論。詩風豪爽清麗,尤工絕句。后人為了區(qū)別于杜甫,稱其為小杜,又為了區(qū)別于李白、杜甫,稱杜牧與李商隱為小李杜,足見杜牧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阿房宮是秦始皇在渭南營造的宮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動工不到兩年,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繼續(xù)修建,還未完成,即于公元前206年被項羽燒毀。從此,阿房宮的興滅就同秦王朝的興亡聯系在一起,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
杜牧也加入到這一傳統的議論中來。本文寫于唐敬宗寶歷元年(825年),這時的唐王朝已是大廈將傾,搖搖欲墜。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獵,務聲色,大興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啟》一文中說:“寶歷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
這是一篇借古諷今的賦體散文。作者通過描寫阿房宮的興建及其毀滅,生動形象地總結了秦朝統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經驗,向唐朝統治者發(fā)出了警告,表現出一個封建時代正直的文人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
四個“后人”兩個意思,一二四是指秦以后的人,第一個指唐以后的人,四個后人兩個意思又是指同一個對象,是什么? 國君。
八 、總結全文 前文我把全文讀成了一句話,而此時我已把全文讀成了三個字。洋洋千言,三字足矣。阿房之宮,其勢可謂(雄 )矣,其制可謂( 大 )矣,宮中之女可謂( 眾 )矣,宮中之寶可謂( 多 )矣,其費可謂( 靡 )矣,其奢可謂( 極)矣,其亡亦可謂(速 )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可(悲 )矣!
從文中找三個字來概括全文“奢——亡——鑒”,“要想不悲不哀又不亡就只能鑒”!奢必亡,國君要借鑒,我們普通人也要借鑒!
《阿房宮賦》優(yōu)質課教案
1、 深情誦讀,疏通和落實本文的重點文言字詞及知識點。
2、 品味語言,理解和學習本文中的比喻、夸張等藝術手法及寫作特色。
3、 把握文意,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賦借古諷喻的目的。
1、 疏通和落實本文的重點文言字詞及知識點。
1、理解和學習本文中的比喻、夸張等藝術手法及寫作特色。
2、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賦借古諷喻的目的。
誦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長安。帝王若竭生靈力,大業(yè)沙崩固不難。”這是唐代詩人胡曾的一首詠史詩。詩人借阿房宮的興廢告誡君王要愛惜百姓,國家才能長治久安。而與胡曾處于同一時代的另一位著名詩人杜牧則也選擇了阿房宮作為他諷時刺世的一把利刃,那么在杜牧的名篇《阿房宮賦》一文中,杜牧又提出了什么樣的新觀點呢?讓我們一起來走近杜牧,學習《阿房宮賦》。
二、 初讀文本,解決字音。
要求:
1、學生自由朗讀,通過工具書解決都不準的字音。
2、 讓個別學生朗讀,教師做指導,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讀準重音、讀出感情。
3、 教師范讀、播放錄音,個別學生再讀。最后全體學生齊讀。
驪(lí)山 廊腰縵(màn)回 囷囷(qūn)焉 矗(chù)不知其幾千萬落
不霽(jì)何虹 妃嬪(pín)媵(yìng)嬙(qiáng) 輦(niǎn)來于秦 朝歌夜弦(xián)
明星熒熒(yíng) 梳曉鬟(huán)也 轆轆(lù)遠聽 杳(yǎo)不知其所之也 剽(piāo)掠其人 鼎鐺玉石(chēng) 錙銖(zīzhū) 棄擲邐(lǐ)迤(yǐ) 架梁之椽(chuán) 在庾(yǔ)之粟(sù)粒 瓦縫參差(cēn cī) 直欄橫檻(jiàn)管弦嘔啞(ōu yā) 戍(shù)卒叫
三、 再讀文本,疏通文意。
要求:學生六人一組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學習,根據課文下方的注釋,利用工具書逐段疏通文意。六人分工合作,找出并解釋文中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和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點。最后整合翻譯整段文意,同時提出疑難點,尋求教師幫助。
1、 第一自然段
(1)重點實詞
① 六王畢,四海一 畢:完了,結束。
② 驪山北構而西折 構:動詞,架木做屋,引申為建筑。
③ 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抱:適合,隨著。
④ 盤盤焉 焉:……的樣子。
(2)古今異義
① 直走咸陽 古義:跑,奔,此處解釋為趨向;
今義:多指行走。
② 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古義:座,所;今義:下降,衰敗。
③ 各抱地勢, 鉤心斗角 古義:指宮室建筑結構錯綜復雜精密。
今義:常用來比喻各自用盡心機,互相排擠。
④ 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古義:指天氣(雨雪陰睛)的意思;
今義:指一個地區(qū)的氣象概況
(3)詞類活用
① 六王畢,四海一 一:數詞作動詞,統一。
② 蜀山兀,阿房出 兀:形容詞作動詞,指山上的樹木被砍伐光了。
③ 驪山北構而西折 驪山:名詞作狀語,從驪山;
北、西:名詞作狀語,向北、向西。
④ 廊腰縵回,檐牙高啄 腰、縵:名詞作狀語,像人腰一樣,像綢子一樣。
⑤ 蜂房水窩 蜂房、水窩:名詞作狀語,像蜂房、水窩一樣。
⑥ 長橋臥波,未云何龍 云:名詞作動詞,出現了云;
龍:名詞作動詞,出現了龍。
⑦ 復道行空,不霽何虹 虹:名詞作動詞,出現了彩虹。
⑧ 歌臺暖響,春光融融 響:動詞作名詞,歌聲。
(4)小結
第一段介紹了阿房宮興建的時代背景、總體規(guī)模和布局精巧、構造奇美的建筑風格,以及宮中的歌舞之盛。進而鋪敘阿房宮的雄偉壯麗。
2、 第二自然段
(1)重點實詞
①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 熒熒:明亮的樣子。
② 杳不知其所之也 杳:無影無聲,形容聲音的遙遠。
③ 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 態(tài):指姿態(tài)的美好;妍:美麗。
④ 棄擲邐迤 邐迤:連續(xù)不斷。這里有“到處都是”的意思。
(2)古今異義
①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 古義:指金玉珠寶等物;
今義:籌劃、計劃或組織。
(3)詞類活用
① 辭樓下殿,輦來于秦 輦:名詞作狀語,坐輦車。
② 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歌、弦:名詞作動詞,吟唱、彈奏。
朝、夜:名詞作狀語,在早上、在晚。
③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
收藏,經營,精英:動詞作名詞,皆譯為金玉珠寶等物。
④ 鼎鐺玉石,金塊珠礫
鼎、玉、金、珠:名詞作狀語,把鼎,把玉,把金子,把珍珠。
鐺、石、塊、礫:名詞作動詞,看作鐵鍋,看作石頭,看作土塊,看作沙礫。
(4)通假字
① 縵立遠視,而望幸焉 縵:通“慢”。
(5)特殊句式
① 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判斷句
②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 判斷句
③ 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 定語后置句
(6)小結
第二段寫了宮人的來源,寫宮人的生活情境,以及宮人的悲慘命運來揭露秦朝統治者奢侈的生活,為下文的議論設伏。
3、 第三自然段
(1)重點實詞
①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心:心意,意愿。
②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紛:多,繁華;念:顧念。
③ 奈何取之盡錙銖 奈何:怎么,為什么。
④ 多于南畝之農夫 于:比;南畝:田間。
⑤ 多于在庾之粟粒 庾:露天的谷倉。
⑥ 戍卒叫,函谷舉 舉:被攻占。
(2)古今異義
① 可憐焦土 古義:可惜;今義:憐憫。
(3)詞類活用
① 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 極:副詞作動詞,極盡。
② 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日:名詞作狀語,天天地。
③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焦土:名詞作動詞,變成焦土,
資料共享平臺
《阿房宮賦優(yōu)質課教案》(https://www.)。(4)特殊句式
①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判斷句
② 戍卒叫,函谷舉 被動句
③ 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 狀語后置句
(5)小結
第三段鋪寫了秦王的驕奢 ,濫用民力,以致眾叛親離,導致了農民起義,進而走上了自取滅亡的道路。指出秦必亡之命運。
4、 第四自然段
(1)重點實詞
① 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 使:如果。愛:愛護。
② 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 遞:傳遞。為:做。
③ 誰得而族滅也 得:能夠;哀:哀嘆。
④ 秦人不暇自哀 不暇:來不及。
(2)詞類活用
①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名詞作動詞,族滅。
②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鑒,意動用法,以……為鑒。
(3)特殊句式
① 秦人不暇自哀 賓語前置句
(4)小結
總結六國和秦滅亡的歷史教訓,諷諫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轍。
四、全文內容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全文。
2、歸納整理本文中的文言字詞句。
第二課時
一、朗讀全文。
二、回顧和檢查上節(jié)課的知識點
1、下列加粗詞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C )
A.蜀山兀(wù) 轆轆(lù)遠聽 鼎鐺(dāng)玉石
B.囷囷(qūn)焉 盡態(tài)極妍(yán) 架梁之椽(yuán)
C.阿(ē)房宮 剽(piāo)掠其人 金塊珠礫(lì)
D.盡錙銖(zhīzhū) 妃嬪媵嬙(yìngqiáng) 邐迤(lǐyǐ)
2、下列四組實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 C )
A.一 B.愛
六王畢,四海一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C.取 D.族
奈何取之盡錙銖 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下列四組虛詞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D )
A.焉 B.而
盤盤焉,囷囷焉 驪山北構而西折
縵立遠視,而望幸焉 誰得而族滅也
B.夫 D.于
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多于九土之城郭
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三、朗讀文本,合作探究
1、整體感知文本,全文四段可分幾大部分?并概括其大意。請學生合作交流回答。
明確: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內,由樓閣建筑到人物活動,鋪敘阿房宮建筑宏偉、 豪華,極寫宮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二部分(第3、4段)議論分析,指出“秦愛紛奢”不恤民力自然會導致滅亡的命運,規(guī)勸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轍。
2、大聲的朗讀第一部分,思考:(1)在這一部分中詩人杜牧借助史實,通過想象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阿房宮圖,給我們留下了鮮明的印象。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阿房宮的?
(2)請你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對其進行鑒賞分析。
明確:(1)課文從三個方面來描寫阿房宮:一是寫阿房宮建筑之奇,二是寫阿房宮美女之眾,三是寫阿房宮珍寶之多。寫建筑,課文先展開廣闊而高峻之全貌,進而細繪宮中樓、廊、檐、長橋復道、歌臺舞殿之奇;寫美女,述其來歷,狀其梳洗,言其美貌,訴其哀怨,繪聲繪色,備加渲染;寫珍寶,既寫六國剽掠,倚疊如山,又寫秦人棄擲,視若瓦礫。這些描寫用墨如潑,淋漓興會,極盡鋪陳夸張之能事。
示例:(2)分析“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四句。第一句“明星熒熒,開妝鏡也”是倒置式的暗喻!懊餍菬蔁伞笔潜扔骶涞挠黧w,“開妝鏡也”是本體。以璀璨晶亮的明星來比喻紛紛打開的妝鏡,既貼切又形象。將喻體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鮮明的畫面,令人驚奇,再出現本體,解釋原因,讀者印象更為強烈!熬G云擾擾,梳曉鬟也”,與上一句的表達方式相仿。第三句說丟棄脂水竟使渭流漲膩,用的是夸張手法,極言梳洗美女之多。第四句寫焚燒椒蘭竟至煙斜霧橫也是夸張,效用同第三句一樣。四句字數相等,句句押韻,加之新鮮的比喻,巧妙的夸張,讀來使人有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之感。作者正是借助于開鏡、梳鬟、棄脂水、焚椒蘭這些生活細節(jié)形象地寫出了宮中美女之多,宮室之廣。寫宮室,是承接上文;寫美女,則是開啟下文。所以,作者緊接著便是寫美女望幸。這一層都是寫美人,但是從美人的生活遭際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的荒淫無度。
3、請學生朗讀第一部分,讀出阿房宮恢弘壯麗的氣勢和作者對統治者荒淫無度的憂憤之情。
4、自由的朗讀第二部分,思考:作者寫《阿房宮賦》是為了總結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諷諭朝政。但為什么寫阿房宮被焚,卻說“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這里作者流露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現代文中的“可憐”是“值得憐憫”的意思,但在文言中除解釋“值得憐憫”外,還有可愛、可惜的意思。這里的“可憐”解釋為“可惜”。作者用這二字,使無窮感慨充溢字里行間。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農民起義的沖擊下土崩瓦解,迅速滅亡;覆壓三百余里的阿房宮,也在一場烈火之中化為灰燼。秦朝速亡的史實說明,不能愛民,難圖久安。但是,當時的唐朝統治者無視歷史教訓,沉湎聲色,又大起宮室,身居積薪之上,仍以為安。歷史興亡,激蕩胸中;目睹現實,感慨萬端。神奇瑰麗之阿房宮付之一炬令人可惜,顯赫一時的秦王朝毀于一旦令人可嘆,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塵,唐王朝的命運不也令人可憂嗎?“楚人一炬,可憐焦土”,作者的不安與憂憤溢于言表。辭賦不同于論文,許多地方并不直說,讀時需細加玩味,方能體會作者的用心。
5、請學生朗讀第二部分,讀出作者對唐王朝的命運的不安和無窮感慨。
四、品讀文本,鑒賞語言
1、本文語言精煉,而含意豐富。請選取你最喜歡的句子進行鑒賞分析。
示例:本文起筆就不同凡響!豆盼挠^止》編者的評語是:“起四語。只十二字,便將始皇統一以后縱心溢志寫盡,真突?上病!遍_頭兩句,寫六國覆滅,由秦一統天下。形似泛泛敘事,實則為下文伏脈:“六王”為何會“畢”?“四海”為何能“一”?一亡一興,關鍵何在?讀完全篇,就知道作者正是由此開始總結歷史教訓的。后兩句,說伐盡蜀山林木,才將阿房宮建造而成,言建造工程之規(guī)模浩大,蘊含著更為深廣的社會內容。李白有詩云: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撤ナ裆街,運往關中,要耗多少人力物力,需經多少艱難險阻,作者沒有細說但讀者自可想見。而要建成如此奇?zhèn)ブ畬m室,伐木運木只是一項工程。統一天下不久,即如此濫用民力,勢必釀成嚴重后果,于此作者已有暗示!翱v心溢志”,“驕奢淫逸”,正是取禍之由。起首4句,不僅氣魄宏大,且含意深廣,耐人尋味。從語言上看,兩兩對偶,各各押韻(全押仄聲韻),音調急促有力,確系“突?上病。
2、請學生選出自己喜歡的段落自由品讀,要求讀出節(jié)奏和感情。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
《阿房宮賦》膾炙人口,曾得到“古來之賦此為第一”的崇高評價。文雖以鋪陳描寫為客筆,抒情議論為主旨,但在前兩段描寫時,卻用盡工筆,以華美的文辭,豐富的比喻,極度夸張地寫出了阿房宮的規(guī)模之大,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寶之豐,靡費之巨,從而有力地突出了秦始皇的罪行。在鋪陳描寫的基礎上,后兩段抒情議論,揭示全文主題,顯示作者的見解和寫作意圖,見出褒貶之情,諷喻之意,前兩段為后兩段張本,后兩段是前兩段的深化、升華、歸宿。鋪敘描寫抒情議論緊密結合,使得文章有景有事有情有理,具有強大的藝術力量。 文章為了鋪敘其事,運用的語言也是相當精美的。它時而用對偶排比,句式整齊,音調鏗鏘,聲韻和美,節(jié)奏明快。時而駢散兼行,長短急徐,錯落有致,顯得文氣走動,通達流暢?傊,〈阿房宮賦〉文辭華美,想象豐富,氣勢宏偉,既有激情,又蘊深意,令人感動,發(fā)人深思,堪稱“文人之賦”。
1、背誦全文。2、搜集杜牧的相關詩文詞賦,進行自主閱讀和相互交流,開拓視野。
《阿房宮賦》優(yōu)質課教案
杜牧的《阿房宮賦》曾得到"古來之賦,此為第一"的盛譽,長期流傳,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篇。學習本文的主要目標,是要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作者命意,具體感受賦體特點。本設計突破 "讀文章--講字詞--譯文句"的傳統教學程式,抓住中心,運用現代教學媒體,針對本課教材集文言文與詩歌于一身的特點,引導學生運用比較法和誦讀法分析、理解課文內容和藝術特色。
杜牧向來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wèi)。"(《樊川文集·答莊充書》),據之,本設計在學生對照注釋預讀課文的基礎上分兩步:(一)由比較分析引入第3、4段,體會作者命意;(二)誦讀第1、2段,具體感受賦體特點。本文是課內自讀課文,教學全過程以學生為主體,強化誦讀自學,重視語言知識,將理解文意與理解語言緊密結合,突出教學重點,突出思維訓練。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看銀幕:大家讀過這首詩嗎?--讀過(眾)
詩的題目?--《江南春絕句》(眾)作者?--杜牧(眾)
明媚絢麗的江南春景,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其意境更加深遠幽美。詩人還寫過一篇賦,同樣膾炙人口,千古傳誦,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被人們稱為"詩人之賦"的《阿房宮賦》(板書課題)
[說明]聯系舊知導入,幫助學生接通舊知與新知之間的信息通道,形成正向遷移。同時,利用學生對舊知的興趣來形成學習新知的動機,使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成為學習活動的牽引。
啟發(fā)思考:作者為什么寫這篇賦?("自讀提示"中有:"寶歷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這是什么手法?--借古諷時。高中階段我們學過哪些運用這種寫法的課文?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投影:
二、比較分析,發(fā)現作者命意
1.比較《過秦論》/《阿房宮賦》對秦亡原因的見解。
啟發(fā)思考:同樣是借秦諷時,賈誼在《過秦論》中指出秦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同樣,杜牧對秦滅亡也作了深層思考,他提出的見解是--?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思考:為什么說"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呢?--"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那么為什么說"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呢?……我們一起學習第3段。
[說明]高三學生肩負高考重任,學習時間緊、任務重,教師考慮到"學"的需求,有目的地在學習新知的同時復習舊知,以舊促新,溫故知新,以使學生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研習第三段: 學生聽錄音朗讀,邊聽,邊理解,準備翻譯。
學生翻譯,教師點撥。投影:
從這里,我們看到"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是歷史的辯證法。杜文以阿房宮作為切入口,"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司馬光語):在杜牧筆下,阿房宮成了秦皇驕奢的見證,封建獨裁的象征,秦朝滅亡的標志。(板書)
2.比較閱讀:《阿房宮賦》末段/《六國論》末段(課堂練習,附后)下節(jié)課根據同學們反饋的情況再作評析。
[說明]通過檢測,了解真實的反饋信息,而形成反饋信息通道,是系統優(yōu)化的重要條件,是實行有效控制的基本前提。學習者根據反饋信息及時修訂原來的計劃,將更有利于學習;教者根據反饋信息及時修訂原來的計劃,不斷調整教學設計,尤其是改變教學策略,將更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形成整個教學系統的良性循環(huán)。
三、過渡:杜牧為文,固然主張"先意氣而后辭句",但也十分重視辭彩的"華赫而莊整",他把表現形式服從思想內容比喻為"如鳥隨鳳,魚隨龍,師眾隨湯武"。作者充分利用賦的特長("賦者,鋪也。鋪采攡文,體物寫志也。"--《文心雕龍·詮賦》),潑墨如云,鋪陳渲染描繪阿房宮。請看課文第1、2段。
四、誦讀1、2段,感受賦體特點
1. 自讀:這兩段文字極力描寫阿房宮的哪幾個方面?(完成"思考和練習"一)
明確:宮貌--富麗堂皇,宮人(秦皇)--驕奢糜爛,宮藏--視若土石
[說明]第1、2段文字雖艱澀,但文下皆有注解,高三學生完全有能力借助這些注解閱讀理解,以達到課內自讀之目的,使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潛能都能達到充分的挖掘,使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取得滿意的學習效果,體驗成功的歡樂。
2. 齊讀,CAI教學媒體展示音(配樂《漢宮秋月》)像。思考:這兩段文字在語言表達上有什么特點?(見"思考和練習"三)
學生討論,七嘴八舌地補充,教師適當點撥。
配樂《漢宮秋月》(二胡)
[說明]多媒體教學軟件的運用,大大改善了人腦獲得知識信息的感官功能,提高了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傳遞信息的效率。在教學內容的展示上具有很強的真實感和表現力,調動著學生的聯想與想象,有利于全面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3. 跳讀:"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點撥:有六國之滅,才有秦阿房之興;而阿房之興,已隱含秦亡之因?上、可悲、可哀、可鑒。(板書)正如《古文觀止》中評論的:"前幅極寫阿房宮之瑰麗,不是羨慕其奢華,正以見驕橫斂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
[說明]跳讀旨在讓學生抓住中心,理清思路,把握文章重點;訓練學生閱讀語段,篩選信息,總結歸納的能力。
五、總結全文,仿《絕句》擬詩句
模仿我們開頭提到的杜牧詩《江南春絕句》的三四句,擬兩句詩總結全文。
學生討論、爭鳴,教師點撥,投影:
[說明]"掌握一定的語言表達技能",這是2001年高考語文《考試說明》中第一次出現的新提法。它清晰地闡述了語言表達考查的命題思路:重點考查高中畢業(yè)生經過長期科學訓練形成的用于實踐操作的語言表達技能。句式仿寫是近年高考語言表達重點題型之一,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仿寫訓練,符合高三學生群體需求,又巧妙地總結了全文,水到渠成,首尾呼應。
[總評]文言文教學要突出學生訓練,提高教學效率,首先要"減肥消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積極思維,學會自讀。本設計結合教材特點,因材施教,從作者命意和賦體特點這一"神"一"形"兩方面創(chuàng)設啟發(fā)思考、指導自讀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自讀能力。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