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說課稿 初二語文說課稿怎么寫上冊的
初二語文說課稿模板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二語文說課稿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語文說課稿 篇1
一、研究課標及考綱
明確考綱對仿句題型的要求:
1、考查學生對語法、修辭等知識的綜合運用,要求學生能根據(jù)不同的語境和要求,寫出與例句內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義上有密切關聯(lián)的句子。
2、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聯(lián)想、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3、考查學生思想認識水平,包括道德素質、審美意識、審美情趣,乃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
為此,要真正做到“形神兼似”,解答好仿句題,就有必要先弄清需要注意的要素,找到突破口,理清解題步驟和方法。我教學的思路是:錯例展示,辨析找錯因,給出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在互相比對的評價中,了解仿句習題首先要注意的幾方面要素;兼顧學生實際情況,降低一定的難度,安排一組練習,自主探究解此類型題的思路和方法。注重學生合作探究找尋方法的能力培養(yǎng)。
二、教學目標及重點:
(1)教學目標
1、使學生全面了解仿句,并能做到“形神兼似”。
2、提高學生仿句的能力。
。ㄟ@2點為知識與技能的目標,如此設定,一方面根據(jù)中考考點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從學生長遠發(fā)展考慮的,仿句過程中可以觸動學生追求美感的心弦,將會為日后工作和學習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為其成才提供可能。)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評價甄別的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美的追求,點燃創(chuàng)新的火花,增加作文習作的素材。
(這2點是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一方面從提高學習興趣出發(fā),另一方面從提高作文習作水平出發(fā)進行設定,均是根據(jù)我校學生其階段性的心理特點而來。)
。2)教學重點
1.以仿句錯例為切入點,掌握仿句習作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善于積累作文素材的習慣。
三、教學設想:
。1)根據(jù)學生基礎較差的特點,采取錯例辨析切入法。
(2)根據(jù)仿句訓練題型廣,容量大的特點,注重精練、精評。
(3)在訓練中,突出學生合作、探究、評價能力的作用。
四、教法
錯例辨析切入法
考慮到我校學生多次分流,所剩學生基礎比較薄弱的現(xiàn)狀,在字詞句上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錯誤的情況。將學生以往的錯例,先行展示出來,以調動學生甄別的積極性。通過必要的啟發(fā)之后,讓學生明確應該注意什么。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如何避免此種錯誤的產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到正確的解題途徑。這就完成了“由易向難”教學的轉化。此種學生容易接受的方法,勢必帶來學生探究的熱情。這樣自然就建立起了自主學習的氛圍。
五、學法
在教師引導下的“自主辨析——合作探究——歸納總結——練習鞏固”。即展示錯例,學生思考,自主辨析;小組合作,給出最佳答案,探究解題方法;整理解題思路,總結共性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應善于引導,啟發(fā)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六、過程
。ㄒ唬⿲胝Z
同學們,你喜歡《讀者》和《青年文摘》中那些美文嗎?那你想不想也寫出那樣備受讀者青睞的文章呢?(生答)荀子曾說過:“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河”。要說文章就是江河的話,那細流便是語言、便是句子。好的句子組成好的文章。那么,怎樣寫出好的句子呢?萬事從模仿開端。仿句由此產生,并成為中考命題者青睞的題型。那根據(jù)大家的經驗,仿句應該仿什么呢?你掌握的如何呢?為了解決大家共同的困惑,我們今天就來研究一下如何仿句。(設計目的.:在授課前,進行必要的學情調查,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現(xiàn)狀,靈活掌握教學的側重點。)
(二)錯例辨析,找到錯因:
。1)例:友情,是人生一筆受益匪淺的儲蓄。這儲蓄,是患難中的傾情相助,__________ ______,是錯誤道路上的忠言逆耳。
錯例:
是疆場上的奮勇殺敵
。ㄔO計目的:此錯例意在讓學生注意仿句要與語段或仿句主旨相符)
。2)假如生命是鷹,不要畏懼困難,要張開翅膀在碧海藍天中自由翱翔。
錯例:
假如生命是草,不要頑強拼搏,要低下頭顱在狂風暴雨中自慚形穢。
。ㄔO計目的:此錯例意在讓學生注意仿句要與語段色調相同)
。3)下列兩個句子都寫到“虛偽”。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簡意賅;后一句連續(xù)類比,形象生動。請在“友誼”、“勇敢”、“信任”中任選一個詞,仿寫兩句話。
例:虛偽和欺詐產生罪惡。
蚜蟲吃青草,銹吃鐵,虛偽吃靈魂。
、賍___________________
、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錯例:
、儆赂液椭腔郛a生英雄。
、陔u吃蟲,貓吃老鼠,勇敢和智慧吃罪惡。
(設計目的:此錯例意在讓學生注意仿句要與例句句式相同)
。4)仿照下面兩個比喻句式,以“時間”為開頭,寫兩個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書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導我們登上知識的殿堂。書籍如同一把鑰匙,它將幫助我們開啟心靈的智慧之窗。
時間:(不超過60個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錯例:
時間老人告訴我們要珍惜光陰。
三月如同春雨,它能給人們帶來溫暖。
時間如同一顆塵土,它能帶領我們漫游天際。
。ㄔO計目的:此錯例意在讓學生注意仿句要與例句修辭方法一致)
(三)小結:在學生對錯例的分析中,讓學生注意仿句題型中四個統(tǒng)一:主旨要統(tǒng)一;色調要統(tǒng)一;句式要統(tǒng)一;修辭要統(tǒng)一。
。ㄔO計目的:讓學生利用形象思維、求異思維,找尋到錯誤的原因。難度適中,在學生能夠接受的范圍,學習的積極性也會相應的增強。在教師必要的引導下,做系統(tǒng)的總結,加深印象,為下面的環(huán)節(jié)做了鋪墊。)
(四)小組合作完成習題后,展示各組給出的最佳答案,并進行評價篩選(幻燈演示、實物投影)
(1)仿造例句再寫出三個你對“語文”的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語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 ,讓人回味無窮。
語文是_________________,讓人_________________。
語文是_________________,讓人_________________。
語文是_________________,讓人_________________。
。2)仿例造句:
例句:我若是彩虹,就用我的絢麗點綴晴空。
造句: 。
。3)模仿例句再寫一個句子。
例句:相互就是:痛苦時一起傾訴,相互就是:快樂時一起投入。
相互就是: 。
。4)仿寫句子,句式與前面的例句相同或相似。
例句:歷史不是一張白紙,你想涂成什么顏色就可以涂成什么顏色。
歷史不是 。
。5)仿造下面例句寫一句話,要與例句格式相似,并運用比喻等修辭手法。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嶺中的巨松 ,而是遼闊平原上的一棵小草——為壯麗的河山添上一筆綠意。
造句: 。
。ㄔO計目的:這五道練習題,由不同仿句類型組成,意在經過這組比較簡單的練習之后,建立學生的自信,并從中找到正確解題的路徑,為解較復雜題型做好準備。)
。ㄎ澹┛偨Y:學生討論,回憶解題思路,由教師匯總明晰解題的步驟:審清題意(含四個統(tǒng)一)、“一定二仿三連”、檢查驗證。(見附板書)
。ㄔO計目的:讓學生合作完成探究,解放老師單向講授的束縛。學生交流自己解題方法時,也能夠鍛煉分析的能力,口語表達的能力,概括梳理的能力等。)
。、布置作業(yè):《中考123》試題——仿句專項訓練
。ㄔO計目的:專項訓練,鞏固運用方法的能力。)
(八)結束語:
今天,我們共鑄了一把斬去仿句疑難的寶劍,相信大家在今后的學習中會把它磨得越來越鋒利,最終“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必勝矣”!
(九)附板書:(出示幻燈片)
一、準確審題
審主旨內容 (注意隱含義,保持與原句一致)
審感情基調 (如哀傷、喜悅、沉重、明快等)
審句式結構 (分句關系,關聯(lián)詞對應,標點)
審修辭格式 (比喻、比擬、排比、對偶等)
二、解題方法 “一定二仿三連 ”
第一步:確定對象(如仿句的主語、喻體等)
第二步:遣詞仿寫(注意形容詞的潤色)
第三步:連貫語句(注意詞語搭配和語法關系)
三、檢查驗證
七、小結
這節(jié)仿句方法的總結課,通過錯例的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多媒體的輔助,我相信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能夠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訓練,學生也能較輕松地從簡單的例題中探究出解題的方法。通過調查和備課,我感受到要上好專題類的復習課,首先要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難易程度,根據(jù)學生的掌握程度,確定是否先上一堂總結方法的課,“授之以漁”給學生以必要的指導,這很重要。當然鞏固訓練也是不可缺少的。
初二語文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大家好:
我是樺川縣第四中學的語文教師劉丹,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自然的語言》。《大自然的語言》選自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下面我就按照說教材、說學生、說教法與手段、說教學過程()設計、說教后反思五個部分進行說課。
一、 說教材。
(一)、教材簡介:《大自然的語言》是一篇介紹物候學知識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過著名的氣象和地理學家竺可楨,文章從一年四季的物候變化談起,形象說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在此基礎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學,并以具體事例說明物候學對農業(yè)生產的重要性,接著談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最后則說明物候學對于農業(yè)生產的重要意義。
。ǘ、教學目標簡介:
根據(jù)教材定位特點及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本課設計兩課時,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目標:
a、學習閱讀科普文章,了解簡單的物候知識。
b.初步了解一些說明文的知識,掌握有條理地說明事物和舉例說明的方法。
2、能力目標:
a.整體感知課文,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信息并概括文章要點,逐步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能力。
b.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c.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yōu)美的特點,增強語言感悟力,并學習運用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ㄈ┙虒W重點 由以上目標我指定本課教學重點如下:
1.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的條理性,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初步概括內容要點。
2.學習本文準確嚴謹、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四)教學難點
1.理清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并探究這樣安排的好處。
2.概括物候學對于農業(yè)生產的重要意義,篩選提示性詞語,進行全面概括。
二、說學生。
1、學生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
本文介紹豐富的物候現(xiàn)象很有條理,語言形象、生動、典雅,貼近生活。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本文的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但本文蘊含的物候知識以及個別專業(yè)術語較深奧,初二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應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重點突破。
2、能力分析
學生對說明常識的把握沒有問題,并且能夠通過反復閱讀、品析語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內涵。
3、一般特點與學習風格差異
學生習慣在小組內交流后再發(fā)表看法,因此應該適當?shù)慕o學生多創(chuàng)造一些合作學習探究的機會。
三、 說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即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fā)展。教學方法具體如下:
1.朗讀法。生動的說明易于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基于這一點,我引導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在朗讀中感悟事理。
2.討論法、點撥法。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在學習過程中我做以適當?shù)狞c撥。
3.競賽激勵法。初中生有好勝心理,在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時,宜用此法,激發(fā)他們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
4.涵泳品味法。對語言的理解運用尤須如此。
5.延伸拓展法。采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便于把課堂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本課以多媒體課件為輔助教學手段
。
四、說教學過程()設計
1、教學思路與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
本單元說明文的教學是在前一單元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對說明文的體裁、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學本文時應引導學生了解本文說明的對象及其特征,理清說明的順序、條理,理解說明事物時所運用的語言的特點。 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如下
第一課時
第一環(huán)節(jié):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多媒體顯示春、夏、秋、冬四幅美麗的圖畫。)
我的導語是這樣設計的:春夏秋冬,斗轉星移;草木榮枯,候鳥去來,大自然豐富多彩.那么,這些豐富多彩的物候現(xiàn)象與人類有何關系呢?為什么保護大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呢?今天,我們將一起去破譯大自然的語言,探詢大自然的奧秘。《大自然的語言》是一篇介紹物候學知識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過著名的氣象和地理學家竺可楨。
第二環(huán)節(jié):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多媒體顯示一年四季從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風景。并伴有課文朗讀。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師提示需要積累的詞語。(多媒體顯示)
3.學生讀(學生根據(jù)個人喜好朗讀、默讀、略讀、精讀、跳讀、連讀)課文兩遍,然后根據(jù)要求,快速準確地篩選信息,整體把握文意。
多媒體顯示閱讀要求如下:
。請最先完成的同學舉手示意,我為學生計時。歷時最短的十位同學決出之后,我按照先后次序要求學生展示閱讀成果,最后選出歷時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學,授予他“閱讀小標兵”的稱號。(本環(huán)節(jié)意在通過競賽激勵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生閱讀有困難的大概是第(4)題。這一部分我提示學生注意一些標志性詞語。
第三環(huán)節(jié):劃分段落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1.選兩位同學劃分段落層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學評價。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選兩位同學用自己的話概括介紹本文的說明順序。
如有不同見解,其余同學可自由質疑或說出自己的理解。
我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作總結發(fā)言。
第四環(huán)節(jié):精讀課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說明順序
1.學生齊讀6~10段
2.提問: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能否調整(或互換)?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學生思考,同桌之間交流。(本環(huán)節(jié)意在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第五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
1.收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
2.閱讀下文,回答文后的問題。(我以文字資料的形式提供給學生閱讀)
第二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抽查學生字詞掌握情況。
二、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yōu)美的特點
1.賞讀文章第1、2兩段,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1)選一名學生讀1、2段。
(2)教師用簡潔的語言重新擬一個開頭,要求學生與原文比較,說說它們不同的表達效果。
多媒體顯示:
。3)精讀1、2段,具體說說這一段文字寫得好,好在哪里?
學生各抒己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閱讀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我給以適當?shù)墓膭睢?/p>
。4)教師提問:“如把文章的標題改為‘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好不好?”
(5)學生齊讀1、2段,爭取背誦。
2.多媒體顯示下列句子,要求學生揣摩,體會說明語言的科學性。
3.教師總結:說明文以介紹給人知識為目的,所以要求說明語言宜簡潔、準確、嚴密。但有時為了增強說服力,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又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本文即是一個很好的范例。
三、引導學生學習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
多媒體顯示:
我要求學生參考以上資料,結合自己對燕子的觀察了解,寫一段文字介紹燕子的某一特點,盡量體現(xiàn)說明文的科學性和生動性。學生構思寫作后,選三四位同學讀自己的片斷,其余同學評價。
四、延伸拓展,轉化課堂知識
1.我要求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農諺,并說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識。
2.除了農諺,古代的詩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識。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聯(lián)系課文中的物候知識,談談對這首詩的'理解。
多媒體顯示:
3.教師請有旅游經歷的同學談談在旅游中了解到的物候知識。
五、探究課文、釋疑問難。
六、走進自然暢談收獲。
七、布置作業(yè)。
1.說明“早上烏云蓋,無雨也風來”“黃云上下翻,將要下冰蛋”“清早寶塔云,下午雨傾盆”三則農諺包含的物候知識。(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
2.請以“水、空氣、森林、動物保護”為對象擬兩條環(huán)保標語。例:污染空氣,等于慢性自殺。(意在強化學生們的環(huán)保意識)
3.同學們,用你們的慧眼、靈心去發(fā)現(xiàn)、傾聽大自然,用你們的 妙筆去記錄大自然的語言。(用準確生動富有科學性的語言寫一篇觀察日記,意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寫作能力)
●板書設計
八、教后反思
在本課的具體教學時,我走出傳統(tǒng)教法的樊籬,自覺地將新課標的新理念滲透進課堂,將教教材變成用教材教,將沉默無語的文本內容變成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充滿魅力、鮮活的教學內容,賦予了文體以飛揚的生命力。在老師富有啟笛性和親和力的語言導引下,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積極合作,惟恐自己沒有展示和表現(xiàn)的機會。他們靈活地采用了讀、聽、看、演、討論、爭辯等各種形式。在此過程中,課堂變成了求知的樂園。學生的參與意識、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都得以超乎預想的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得以很大程度的挖掘。此時,沉默已不再是金。“什么是物候學,影響物候來臨的因素,研究物候學的意義”,“事理說明文的特征,說明的語言、順序等”這些抽象、枯燥的知識也變得生動活潑起來。
教完本課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不是沒有好的學生和文本,而是現(xiàn)代課堂呼喚讓文本與學生進行心靈對話的好的教學語言、教學方式和教學藝術。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如有不當之處請大家指正。
謝謝大家。
初二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課是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27節(jié)課。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學習描繪自然山水的優(yōu)秀詩文。要求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進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對作品的語言特色有所體會,而《答謝中書書》是一篇寫景的優(yōu)秀短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來寫,注意到在不同時間內(晨昏、四季)景物的變化,并且情景交融。體現(xiàn)了作者能夠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學好本課,對學習本單元的詩文能起到承前啟后的效果。
2、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艤蚀_理解課文下注的詞語,弄清詞句含義。
、瓢盐瘴恼碌男揶o手法,學習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
、挪贾妙A習,讓學生解決生字,記下文中難點,然后進行講解。
、泣c拔法、串講法、誦讀法、問答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3、教學重、難點:
重點:⑴讓學生反復誦讀短文,體會文章意境;
⑵學習文中寫景狀物的方法。
難點:⑴引導學生在思想上超越時空,與作者對話,領會他們的思想感情。
、茖W習文中寫景狀物的方法。
4、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提前預習,標出疑難。
二、說教法、學法
1、自主學習享受美的愉悅,提高審美鑒賞能力(應多讀少講,以讀代講)。
2、重點提示、分析。
3、學法指導:要體現(xiàn)文言文教學之特點,既要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又要注意字詞句句落實。
4、教學課時:一課時。
三、教學程序
利用多媒體課件,邊讀邊引導分析。
㈠檢查預習
1、分組讀課文
2、字詞正音(課件1)。
陶弘(hóng)景曉霧將歇(xiē)丹陽秣(mò)陵
夕日欲頹(tuí)與(yù)其奇者
[說明]:以誦讀和給較難識記的字詞正音,來檢查同學們的預習情況,同時幫助同學對有關字詞的識記。
、鎸
1、導語(課件2)
同學們,你們覺得我們周圍的一切美嗎?也許你忙于繁重的學業(yè)中,無暇欣賞,但當你抬頭遠望窗外的一瞬間,你會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樣美好。天的晴朗,地的`廣袤,山的挺拔,樹的蔥籠,鳥的飛翔……無不讓你心曠神怡。今天我們學習的《答謝中書書》就是一幅怡神悅性的山水畫軸,讓我們一同去欣賞。
[說明]:此設計幫助同學們在頭腦中再現(xiàn)大自然的美景,設計一個較好的教學環(huán)境,為課文教學作情感鋪墊。
2、解題(課件3)
答謝中書書
、俅穑夯貜。
、谥x中書:見課文注解①。
③書:書信,是一種應用文體。我國應用性文體從來不排斥審美的文學屬性,尤其是書信一體,多記事陳情。
3、作者簡介(課件4)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號華陽隱居,丹陽秣陵(現(xiàn)在江蘇南京)人。有《陶隱居集》。他曾擔任諸王的侍讀,因看透混濁的人世,后隱居山林,但“國家每有吉兇征討大事,無不前以咨詢,月中常有數(shù)信”,時人謂為“山中宰相”。
4、背景提示(課件5)
南北朝時,因政局動蕩,矛盾尖銳,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因而他們在書信中常常描寫山水,表明自己的所好,并作為對友人的安慰。這類作品雖沒有表現(xiàn)積極進步的政治觀點,但卻以其高超的藝術筆力,創(chuàng)作了具有相當美學價值的精品,具有較高的鑒賞意義。
[說明]1、題目易誤,故作解釋,并交代文體。
2、了解作者的生平,有助于體會作者寄于文中的情感。
3、背景提示,主要解決“書信”之常寫內容與課文內容不同,給同學們帶來的疑惑。
、缯n
1、齊讀課文。
2、疏通文意。
⑴請同學翻譯課文。
、仆瑢W之間補充,糾正。
、墙處熋鞔_,指出應注意的問題。如:“山川之美,古來共談”“談”,應譯為“贊嘆”之意!霸厨B亂鳴”“亂”應譯為“四處”或“此起彼伏”之意!拔磸陀心芘c其奇者”應譯出得意之感等。
[說明]讓學生注意字詞翻譯時,要與文章所表達的意境相吻合,這樣才確切自然。
3、齊讀課文。
4、分析課文。邊分析邊板書(課件6)。
答謝中書書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以感慨發(fā)端,總領全文——美
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靜
具體描繪(高)(低)(遠)(近)
猿鳥亂鳴沉鱗競躍——動
(聽)(視)
最后一句,又以感慨收束,總括全文:“實是欲界之仙都”
[說明]借助多媒體,以板書形式分析概括,使學生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的掌握,并弄清作者行文思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5、齊讀課文。
6、評析語言特點(課件7)
問:本文語言優(yōu)美,讀來瑯瑯上口,試歸納語言特點?
討論并歸納:
句式上多采用四字短句,運用對偶排比的手法,語言精練生動,將描繪的江南山水之美寫得清麗自然,毫無堆砌雕琢的弊病。
[說明]設計這一步,使學生學會用確切的詞語,優(yōu)美的語言來表達自己愉悅的美好景色。
7、小結(課件8)
文章以清峻的筆觸描繪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過借古證今,說明了山川之美,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
㈣課堂練習
1、背誦課文
2、解釋加點詞義(課件9)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共同)
共為字共三十有四《核舟記》(一共)
夕日欲頹(將要)
欲實是欲界之仙都(欲望、“欲界”作一個名詞,指人間)
欲窮其林《桃花源記》(想要)
、樽鳂I(yè)(課件10)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歷代詩人也留下了大量山水佳作,請大家收集這方面的詩句相互交流,并試簡評詩句特色。
[說明]:借助課文的學習,引導同學們繼續(xù)收集這方面的佳作,積累一定的知識,擴大知識面,并通過交流、簡評,進一步欣賞情景交融的美文。
初二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是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課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4單元的第3篇課文。本冊書說明文閱讀共兩個單元,可以說重在培養(yǎng)學生對說明文的閱讀、理解、分析的能力和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求真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整體感知,注意說明的順序和方法;提高默讀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篩選信息。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是一篇典型的科普說明文,兩篇短文《恐龍無處不在》和《被壓扁的沙子》都有關于恐龍,但是說明的對象又有所不同,又結合班級情況和單元重點。在重難點上不必面面俱到,只是重在培養(yǎng)他們閱讀說明文的能量從而積累知識。
二、說教法
說明文是相當枯燥了,因此必須抓住某一方面來提起學生的興趣。所以在教學上必須讓學生自己找到感興趣的問題加以提煉。故,在教法上我多用默讀,讓學生自己讀懂文章,在相對有難度地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其閱讀說明文的能力。本文作為阿西莫夫——科幻之父的科普問,尤其是語言方面更有許多值得體味的地方。
三、說目標
。ㄒ唬┲R目標
1、不同領域的科學發(fā)現(xiàn)可以互相啟發(fā),從而發(fā)現(xiàn)新的論據(jù)或得出新的結論。
2、短文兩篇所說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順序及說明方法、語言特色。
。ǘ┠芰δ繕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ㄈ┣楦心繕
1、科學需要大膽的推測,合理的想像,合乎邏輯的分析、求證。
2、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xiàn)象進行思考。
3、廣泛閱讀科普文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四、說課時
依照目標分為一課時。
五、說準備
1、培養(yǎng)學生預習課文的習慣,布置預習內容。(生字詞、作者簡介)
2、準備好多媒體電腦,投影及相關軟件。
六、說過程
(一)導入新課
如今統(tǒng)治地球的是人類,人類的歷史也不過幾百萬年。在人類出現(xiàn)之前,曾有一種爬行動物統(tǒng)治過地球,這種爬行動物是什么呢?(恐龍)然而在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一億六千萬年的恐龍突然消失了。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一個謎。如今在不同的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恐龍化石,這意味著什么呢?恐龍滅絕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對此,美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針對上述兩個問題分別做出了回答。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兩篇短文。
(二)默讀課文,整體感知請同學們默讀第一篇《恐龍無處不在》,并思考:(多媒體依次顯示)
1、在南極及其他大陸上都發(fā)現(xiàn)了恐龍化石,作者首先想到了什么?
2、恐龍能在今天的南極地區(qū)生存嗎?為什么?作者經過分析思考得出了什么答案?
明確:
1、恐龍化石無處不有
2、不能。因為南極地區(qū)非常寒冷,而恐龍不適應寒冷的氣候?铸埖纳瞽h(huán)境需要的溫度是32度左右。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在遷移。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感知文章內容,知道作者寫的意圖。)
由此,引出了大陸漂移學說,更形成了一種理論——“板快構造”理論。剛才同學們看書時應該發(fā)現(xiàn)文中6—8段對“板快構造”理論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有沒有同學能用自己的話把他闡述出來?
板塊構造理論認為: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發(fā)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早期恐龍在那時已經開始出現(xiàn),并且有機會分散到泛大陸的各個地方。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溫帶環(huán)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的不同地區(qū)生活。后來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這些大陸經過不斷地漂移,逐漸形成了今天大陸的樣子。這些大陸在分離時都攜帶著自己的恐龍而去,所以今天在地球的各個大陸都有恐龍化石。
也就是作者將恐龍無處不在與“板快構造”理論聯(lián)系了起來,用書中的原話,就是最后一段:(請同學們一起讀一遍)
因此,南極洲的恐龍化石,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另一個強有力的證據(jù)。(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說明文的說明對象要研究課文才能找到,不一定在課文開篇提出,培養(yǎng)學生的舉一反三。)
思考:
1、那同學們想一想,本篇說明文的說明對象到底是什么?(板快構造理論)
2、為了說明清楚對象,他的說明角度是什么?(通過南極洲發(fā)現(xiàn)恐龍化石來證明“板快構造”理論)
3、本篇說明文的說明順序(寫作思路)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多媒體展示圖表。(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讀說明文的過程與方法,清楚作者思路,以及學生的歸納能力)
我們分析了《恐龍無處不在》,通過阿西莫夫的推理了解到了“板塊構造理論”,知道了為什么恐龍無處不在,現(xiàn)在我們依照剛才的分析,試著來看一下《被壓扁的沙子》從而揭開恐龍滅亡之迷?同學們快速瀏覽第二篇《被壓扁的沙子》,試著填一下右邊的三個框。(設計意圖:讓學生學以致用,學會讀說明文)
《恐龍無處不在》《被壓扁的沙子》
說明對象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即“板快構造”理論恐龍的滅絕
說明角度通過南極洲發(fā)現(xiàn)恐龍化石來證明“板快構造”理論通過被壓扁的沙子(斯石英)證明恐龍的滅絕
說明順序(寫作思路)南極洲發(fā)現(xiàn)恐龍化石→恐龍無處不有→恐龍不會遷移→大陸在漂移(“板快構造”理論)恐龍滅絕的原因→撞擊說、火山說→斯石英的性質→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
明確:
撞擊說:可能是由于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撞擊的結果。這種撞擊也許深入到了地殼中,引起火山噴發(fā),造成大火或潮汐大浪。許多塵埃進入了平流層中,結果造成在很長一段時間陽光無法抵達地球表面。這也許是導致所有恐龍和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
火山說:如果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fā)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爆發(fā),那么也可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命大量滅絕的災難。
證據(jù):
1、在一些地方發(fā)現(xiàn)了斯石英。(性質:一般情況下會反彈,但是很緩慢,能保持幾百萬年。在850度高溫下會變成普通的沙子。為此,還特地用了金剛石與之作比較。)
2、學者們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qū)的巖層。
(三)試一試(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和寫作能力)
通過今天的學習,嘗試用自己的語言來重現(xiàn)六千五百年前的那場災難。
明確:
故事發(fā)生在6500萬年前的一天,恐龍們還在地球樂園中無憂無慮地嬉戲、覓食。
突然天空中出現(xiàn)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顆直徑10公里相當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從天而降。那是一顆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頭撞進大海,在海底撞出一個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氣化,蒸氣向高空噴射達數(shù)萬米,隨即掀起的海嘯高達5公里,并以極快的速度擴散。
恐龍們驚慌失措,爭相逃命?勺矒艏て鸬幕覊m布滿了天空。一時間暗無天日,氣溫驟降,大雨滂沱。在以后的數(shù)月乃至數(shù)年里,天空依然塵煙翻滾,烏云密布,地球因終年不見陽光而進入低溫中,蒼茫大地一時間沉寂無聲。
大量恐龍因寒冷而聚集取暖,但任免不了被凍死、餓死的厄運。
山洪暴發(fā),泥石流將恐龍卷走并埋葬起來?铸垥r代就這樣結束了。
(四)總結全文:
通過本文的學習,我們了解到了一些科學知識,知道了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說而不是火山說。對這一結論,很多人支持,但也有一些人反對,你持什么看法呢?歡迎同學們在課下查找有關資料對這一問題繼續(xù)探討。(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還豐富了他們的知識面,引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初二語文說課稿 篇5
一、依據(jù)課標說理念
新課標認為:綜合性學習應體現(xiàn)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發(fā)展,語言課程與其它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
綜合性學習應強調合作精神、注意培養(yǎng)學生策劃、組織、協(xié)調和實施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主動參與精神,特別要注重探索和參與過程,并且要提倡跨學科領域的學習。
根據(jù)以上要求,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理念:主動參與、積極探究、感悟理解,互相合作、共同發(fā)展。
二、說教材
本節(jié)課是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后面的一個專題。實踐性、綜合性很強,通過探究學與學習,要使學生認識到鳥的美以及它與人類的關系,并且要學會保護鳥,全面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說目標
根據(jù)課標要求及本專題的地位我特定了以下教學目標要重難點。
活動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對鳥的種類、形態(tài)特征、生活習性、生存狀態(tài)能有一些了解。
2、識記一些關與鳥的詩詞名句,學會欣賞關于鳥的歌曲。
3、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美感。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完成本次活動。
2、學會欣賞鳥的形態(tài)美動態(tài)美、靜態(tài)美、神態(tài)美、并能用準確的語言來描述,從而提高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3、學會收集資料、加工材料、整理材料,并在加工整理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結論。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 使學生認識到鳥是人類的朋友,是國家的巨大的自然財富,也 是人類生存必備的資源,應該積極地保護和合理的利用鳥資源,養(yǎng)成愛鳥的美德。
2、 為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能處處花香鳥語獻計出力。
重難點:
1、重 點:
、僮R記一些關與鳥的詩詞名句,學會欣賞關于鳥的歌曲
、谕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本次活動
2、難點:
、賹W會收集資料、加工材料、整理材料,并在加工整理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結論。
、谑箤W生認識到鳥是人類的朋友,是國家的巨大的自然財富,也是人類生存必備的資源,應該積極地保護和合理的利用鳥資源,養(yǎng)成愛鳥的美德。
四、說教法:
1、情景描繪法:
本節(jié)課一開時我就展示了一些圖片,讓學生從視角上認識到鳥的美。然后接美讓學生感知美、欣賞美、最終達到品味美、探討美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而使學生學會表達美并且創(chuàng)造美。
2、自由研討法:
由于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體,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特點,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內容,結合創(chuàng)新教育理論,我在課堂上提倡學生自由研討,允許下位置交流意見。根據(jù)“大語文觀”的要求,將課內與課外相合,將課堂教學與寫作、生活實踐相結合,以深化對本專題的感悟與理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
3、合作交流法:
課堂應該尊重個性,鼓勵創(chuàng)造。因此,在本節(jié)課中我努力搭建一個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平臺,使學生在和諧的關系中、輕松的學習中個性得到發(fā)展。并且,也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取長補知,學會如何與人交流,與其他人一起分享勞動成果,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4、 媒體輔助、添色課堂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見過的鳥類并不是很多,那知,怎么體會到這些鳥的美呢?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充分網絡資源,使學生對此形成直觀的感受。
五、說學法:
本節(jié)課的特點從內容上講,專題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專題教學是研究性學習的具體實踐。它把看、聽、說、讀、寫打通,學科間打通,課內外打通,實現(xiàn)綜合教學。本專題意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自己學習探究,實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使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培養(yǎng)其情感,學會學習。從學習方式上講,本專題課,依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盡量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引導他們在發(fā)現(xiàn)中學習,在探究中提高能力,同時體驗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環(huán),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熱情。因此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節(jié)課最主要的學習方法。
六、說教學程序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件1、2)
導語設計:我是一只小小鳥,曾經在枝頭快活的歌唱,曾經在高空自由的翱翔,曾經在風雨中迅猛地疾飛。我有漂亮的羽毛,動聽的歌喉,優(yōu)美的動作,不知有多少文人騷客曾以我為題材吟詩作賦。今天,我又走進了課堂,和同學生一起開一個鳥文化博覽會。
[說明]
①、此設計親切自然,一開始就和學生拉近的距離,便于后面的溝通與合作。
、、同時,播放《我是一只小小鳥》歌曲,創(chuàng)設了學生的情境,將學生一下子引進了課堂。
2、觀鳥獲得美感
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鳥的美麗之處,并且激發(fā)學生詠鳥的興趣。
3、準備博覽會——小組合作探究:
在這個過程中,我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為了給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發(fā)展的空間,我設計了以下學習任務
、 朗誦關于鳥的詩歌
、 唱關于鳥的歌曲
、 自己動手畫鳥
④ 講關于鳥的.故事
、 收集關于鳥的成語
、 模仿鳥的語言和動作
、 為自己喜愛的鳥寫贊歌
⑧ 其它……
本課在設計中,注重過程與方法,不是簡單追求結論。根據(jù)本專題學科互通、課內外互通的特點,要求學生在初讀本單元課文的基礎上,課外廣泛收集鳥的資料和信息,以供課上補充、加工和整理。
學生通過合作交流完成以上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播放輕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并巡回參與,以達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目的。
4、鳥文化鳥文化博覽會正始開始
在這個活動過程中我設計了以下五個方面:
、、 分小組展示學習成果(師適當給予鼓勵)
②、 集體參與:為圖配詩句
、、 看視頻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鳥的動作
④、 探討的作用
⑤、 探討人與鳥的關系
這五個方面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密結合,既體現(xiàn)了合作交流這一學習方法同時又有學生的自主參與,特別是最后通過探討人與鳥的關系引出了保護鳥這一話題,進而讓學生發(fā)表意見,為愛鳥護鳥獻計獻策。最后,由學生自己總結愛鳥方案。
既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訓練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同時又關注了學生的心靈,使他們養(yǎng)成愛鳥美德。
七、課作業(yè)布置
最后我設計了三道作業(yè)題:其中第一題是形為方面的,而第二題則涉及到了語文活動,既要動腦又要實踐,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第三題讓學生寫鳥,三道題側重點不同,全面、有效的鞏固了本節(jié)課所探究的內容。
、 愛護小鳥:做到不掏鳥窩,不捉鳥玩,不故意打傷小鳥,并且對傷害小鳥的行為進行勸阻。
② 在班級中開展愛鳥活動
、 把你與鳥之間的故事寫出來,讓大家評評。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址)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