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字詞原文及翻譯
活板字詞原文及翻譯1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五代時始印五經(jīng),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慶歷中有布衣畢升(畢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shè)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板按其面,則字*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nèi)有重復(fù)者。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zé)o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兼與藥相粘,不可。徊蝗綮芡,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至今保藏。
字詞翻譯
板印書籍:用雕版印刷書籍。板印,用雕版、模板印刷。
盛為之:大規(guī)模地做這種事。之,指“板印書籍”。盛,大規(guī)模地。為,做。
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等五個朝代。始,才。
五經(jīng):儒學(xué)的經(jīng)典,指《易經(jīng)》、《尚書》、《詩經(jīng)》、《禮記》、《春秋》。漢后合稱《五經(jīng)》。
已后:即“以后”。已,同“以”。
典籍:泛指各種重要(文獻(xiàn))書籍。
板本:板印的本子。
慶歷:宋仁宗**(1041—1048)。
布衣:*民。這里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古代*民穿麻布衣服,所以稱布衣。
其:其,代詞。做活板的方法。
錢唇:銅錢的邊緣。
。河∧!⒆钟。
令堅:使……堅硬。
和(huò):混合。
以:用。
冒:蒙、蓋。
欲:想。
范:框子。
持就火煬(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就,靠近。煬,烤。
藥:指上文說的松脂、蠟等物。
字*如砥(dǐ):字印像磨刀石那樣*。砥:磨刀石。
止:同“只”。
未為簡易:不能算是簡便。
數(shù)十百千:幾十乃至百、千。
自:別自,另外。
具:準(zhǔn)備好。
更(gēng)互:交替、輪流。
以:用來。
以紙?zhí)╰iě)之:用紙條給它做標(biāo)記。帖,用標(biāo)簽標(biāo)出。
每韻為一帖(tiè),木格貯(zhù)之:每一個韻部的字做一個標(biāo)簽,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來。韻,指韻部。帖,標(biāo)簽,名詞。唐宋時,人們按照詩歌押韻的規(guī)律,把漢字分為206韻,后來又合并為106韻。
奇(jī)字:寫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
旋:隨即,很快地。
不以木為之者:不用木頭刻活字的原因。
文理:紋理,質(zhì)地。
兼:又。
不可。耗貌幌聛。
燔(fán)土:指火燒過的黏土字印。燔:燒。
訖(qì):終了,完畢。
拂(fú):擦拭,撣去。
殊不:一點也不。
予:我。
群從(cóng):堂兄弟及侄子輩。
《活板》全文翻譯
用雕版印刷書籍,唐朝人還沒有大規(guī)模地做這種事。五代時才開始用雕版印五經(jīng),此后,重要書籍都是版印出來的。
慶歷年間,有個*民叫畢升(畢升),又發(fā)明了活版印刷。它的辦法是:用黏土來刻字模,(字模)薄得跟銅錢的邊緣一樣,每個字刻一個字模,用火燒使它堅硬。先設(shè)置一塊鐵板,在上面用松脂、蠟混合紙灰這類東西覆蓋著。想印的時候,在鐵板上放一個鐵框子,(然后)就密密地排滿字模,排滿了就成為一版,(再)把它靠近火邊烤,(等到)松脂和蠟稍稍熔化,就用一塊*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壓,字印像磨刀石那樣*。如果只印兩三本,還不算簡便;如果印幾十甚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極其快了。通常做兩塊鐵板,這一塊印刷,另一塊已經(jīng)另外在排字了,這一塊剛剛印完,那一塊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兩塊交替使用,在極短的時間里就可以印完。每一個字都備有幾個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一個字都有二十多個字印,用來防備它們在一版內(nèi)有重復(fù)的。不用的'時候,就用紙條給它做標(biāo)記,每一個韻部的字做一個標(biāo)簽,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來。遇到*時沒有準(zhǔn)備的生僻字,立即刻制,用草燒火烘烤,一會兒就能制成。不用木頭刻活字的原因是,木的紋理疏密不勻,一沾水就會變得高低不*,再加上跟松脂等粘在一起,(卸版時)拿不下來;不像用膠泥燒制的字印,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藥物(松脂等物)熔化,用手一抹,字印自然就掉了下來,一點也不會被藥物(松脂等物)弄臟。
畢升(畢升)死后,那些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輩們得到,到現(xiàn)在依然被珍藏著。
賞析
《活板》一文語言樸實、簡潔、準(zhǔn)確。
全文著重說明活板的制作、印刷過程,解釋膠泥刻字的性質(zhì)特點,少有修飾性詞語,語言樸實無華,通俗易懂。再說簡潔,如“膠泥刻字,薄如錢唇……火燒令堅”,寥寥數(shù)語,就非常清楚地說明了活字的材料、形狀和加工方法。《活板》只用三百多字,便將我國板印書籍的歷史,活字版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用法、功效以及膠泥活字的優(yōu)點解說得清楚明白。文中還多次用了代詞“之”,如“為之”“煬之” “帖之”“貯之”等,它們都分別指代相應(yīng)的實物,這就減少了內(nèi)容的重復(fù),有助于行文的簡潔。用詞準(zhǔn)確也是本文顯著的優(yōu)點。如對膠泥字印火燒加熱,使之堅硬成型,用“燒”;為了使鐵板上的藥物(松脂等物)軟化凝結(jié),將鐵板置于火上或火旁烘烤,用“煬”;為了便于拆版,用猛火高溫使藥物熔化,用“熔”!办芡痢钡摹办堋币彩菬囊馑,和“燒”是同義詞,所以用“燔”,避免用詞重復(fù),體現(xiàn)了文言的美感與不生厭!盁、“煬”、“熔”、“燔”這些詞用得都準(zhǔn)確、貼切。
備注:關(guān)于《活板》
畢昇的發(fā)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shù)。宋朝的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記載了畢昇的活字印刷術(shù):
版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指馮道,五代時名臣,曾倡議國子監(jiān)校定“九經(jīng)”,組工雕印,我國官府大規(guī)?虝源碎_始!幷咦ⅲ┦加∥褰(jīng),已后典籍,皆為版本。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版。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shè)一鐵版,其上以松脂臘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镕,則以一*板按其面,則字*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nèi)有重復(fù)者。不用則以紙貼之,每韻為一貼,木格貯之。有奇字素?zé)o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升死,其印為余群從所得,至今保藏。
——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八 技藝、
活板字詞原文及翻譯擴展閱讀
活板字詞原文及翻譯(擴展1)
——活板文言文翻譯 (薈萃2篇)
活板文言文翻譯1
《活板》原文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五代時始印五經(jīng),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慶歷中有布衣畢昇(畢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shè)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板按其面,則字*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nèi)有重復(fù)者。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zé)o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兼與藥相粘,不可;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至今保藏。
字詞翻譯
板印書籍:用雕版印刷書籍。板印,用雕版、模板印刷。
盛為之:大規(guī)模地做這種事。之,指“板印書籍”。盛,大規(guī)模地。為,做。
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等五個朝代。始,才。
五經(jīng):儒學(xué)的經(jīng)典,指《易經(jīng)》、《尚書》、《詩經(jīng)》、《禮記》、《春秋》。漢后合稱《五經(jīng)》。
已后:即“以后”。已,同“以”。
典籍:泛指各種重要(文獻(xiàn))書籍。
板本:板印的本子。
慶歷:宋仁宗**(1041—1048)。
布衣:*民。這里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古代*民穿麻布衣服,所以稱布衣。
其:其,代詞。做活板的方法。
錢唇:銅錢的邊緣。
。河∧!⒆钟。
令堅:使……堅硬。
和(huò):混合。
以:用。
冒:蒙、蓋。
欲:想。
范:框子。
持就火煬(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就,靠近。煬,烤。
藥:指上文說的松脂、蠟等物。
字*如砥(dǐ):字印像磨刀石那樣*。砥:磨刀石。
止:同“只”。
未為簡易:不能算是簡便。
數(shù)十百千:幾十乃至百、千。
自:別自,另外。
具:準(zhǔn)備好。
更(gēng)互:交替、輪流。
以:用來。
以紙?zhí)╰iě)之:用紙條給它做標(biāo)記。帖,用標(biāo)簽標(biāo)出。
每韻為一帖(tiè),木格貯(zhù)之:每一個韻部的字做一個標(biāo)簽,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來。韻,指韻部。帖,標(biāo)簽,名詞。唐宋時,人們按照詩歌押韻的規(guī)律,把漢字分為206韻,后來又合并為106韻。
奇(jī)字:寫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
旋:隨即,很快地。
不以木為之者:不用木頭刻活字的原因。
文理:紋理,質(zhì)地。
兼:又。
不可。耗貌幌聛怼
燔(fán)土:指火燒過的黏土字印。燔:燒。
訖(qì):終了,完畢。
拂(fú):擦拭,撣去。
殊不:一點也不。
予:我。
群從(cóng):堂兄弟及侄子輩。
《活板》全文翻譯
用雕版印刷書籍,唐朝人還沒有大規(guī)模地做這種事。五代時才開始用雕版印五經(jīng),此后,重要書籍都是版印出來的。
慶歷年間,有個*民叫畢昇(畢升),又發(fā)明了活版印刷。它的辦法是:用黏土來刻字模,(字模)薄得跟銅錢的邊緣一樣,每個字刻一個字模,用火燒使它堅硬。先設(shè)置一塊鐵板,在上面用松脂、蠟混合紙灰這類東西覆蓋著。想印的時候,在鐵板上放一個鐵框子,(然后)就密密地排滿字模,排滿了就成為一版,(再)把它靠近火邊烤,(等到)松脂和蠟稍稍熔化,就用一塊*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壓,字印像磨刀石那樣*。如果只印兩三本,還不算簡便;如果印幾十甚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極其快了。通常做兩塊鐵板,這一塊印刷,另一塊已經(jīng)另外在排字了,這一塊剛剛印完,那一塊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兩塊交替使用,在極短的時間里就可以印完。每一個字都備有幾個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一個字都有二十多個字印,用來防備它們在一版內(nèi)有重復(fù)的。不用的時候,就用紙條給它做標(biāo)記,每一個韻部的字做一個標(biāo)簽,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來。遇到*時沒有準(zhǔn)備的生僻字,立即刻制,用草燒火烘烤,一會兒就能制成。不用木頭刻活字的原因是,木的紋理疏密不勻,一沾水就會變得高低不*,再加上跟松脂等粘在一起,(卸版時)拿不下來;不像用膠泥燒制的字印,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藥物(松脂等物)熔化,用手一抹,字印自然就掉了下來,一點也不會被藥物(松脂等物)弄臟。
畢昇(畢升)死后,那些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輩們得到,到現(xiàn)在依然被珍藏著。
賞析
《活板》一文語言樸實、簡潔、準(zhǔn)確。
全文著重說明活板的制作、印刷過程,解釋膠泥刻字的性質(zhì)特點,少有修飾性詞語,語言樸實無華,通俗易懂。再說簡潔,如“膠泥刻字,薄如錢唇……火燒令堅”,寥寥數(shù)語,就非常清楚地說明了活字的材料、形狀和加工方法!痘畎濉分挥萌俣嘧郑銓⑽覈逵臍v史,活字版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用法、功效以及膠泥活字的優(yōu)點解說得清楚明白。文中還多次用了代詞“之”,如“為之”“煬之” “帖之”“貯之”等,它們都分別指代相應(yīng)的實物,這就減少了內(nèi)容的重復(fù),有助于行文的簡潔。用詞準(zhǔn)確也是本文顯著的優(yōu)點。如對膠泥字印火燒加熱,使之堅硬成型,用“燒”;為了使鐵板上的'藥物(松脂等物)軟化凝結(jié),將鐵板置于火上或火旁烘烤,用“煬”;為了便于拆版,用猛火高溫使藥物熔化,用“熔”!办芡痢钡摹办堋币彩菬囊馑,和“燒”是同義詞,所以用“燔”,避免用詞重復(fù),體現(xiàn)了文言的美感與不生厭!盁薄ⅰ盁、“熔”、“燔”這些詞用得都準(zhǔn)確、貼切。
活板文言文翻譯2
原文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五代時始印五經(jīng),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shè)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板按其面,則字*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nèi)有重復(fù)者。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zé)o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至今保藏。
譯文
用刻板印刷書籍,唐朝人還沒有大規(guī)模采用它。五代時才開始印刷五經(jīng),以后的各種圖書都是雕板印刷本。
慶歷年間,有位*民畢昇,又創(chuàng)造了活板。它的方法是用膠泥刻成字,字薄得像銅錢的邊緣,每個字制成一個字模,用火來燒使它堅硬。先設(shè)置一塊鐵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蠟混合紙灰這一灰東西覆蓋它。想要印刷,就拿一個鐵框子放在鐵板上,然后密密地排列字模,排滿一鐵框就作為一板,拿著它靠近火烤它;藥物稍微熔化,就拿一塊*板按壓它的表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展得像磨刀石一樣。如果只印刷三兩本,不能算是簡便;如果印刷幾十乃至成百上千本,就特別快。印刷時通常制作兩塊鐵板,一塊板正在印刷,另一塊板已經(jīng)另外排上字模,這一塊板印刷剛剛印完,那第二板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兩塊交替使用,極短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每一個字都有幾個字模,像“之”、“也”等字,每個字有二十多個字模,用來防備一塊板里面有重復(fù)出現(xiàn)的字。不用時,就用紙條做的標(biāo)簽分類標(biāo)出它們,每一個韻部制作一個標(biāo)簽,用木格儲存它們。有生僻字*時沒有準(zhǔn)備的,馬上把它刻出來,用草火燒烤,很快可以制成。不拿木頭制作活字模的原因,是木頭的紋理有的疏松有的細(xì)密,沾了水就高低不*,加上同藥物互相粘連,不能取下來;不如用膠泥燒制字模,使用完畢再用火烤,使藥物熔化,用手擦試它,那些字模就自行脫落,一點也不會被藥物弄臟。
畢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們得到了,到現(xiàn)在還珍藏著。
活板字詞原文及翻譯(擴展2)
——《天凈沙 寧可少活十年》原文及翻譯賞析
《天凈沙 寧可少活十年》原文及翻譯賞析1
天凈沙·寧可少活十年
寧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無權(quán)。大丈夫時乖命蹇。有朝一日天隨人愿,賽田文養(yǎng)客三千!
古詩簡介
《天凈沙·寧可少活十年》是元代散曲家嚴(yán)忠濟創(chuàng)作的散曲。該曲*白如話,言簡意賅,一針見血地道出**在某些人心目中的地位,既寫出了作者的人生體驗,同時也表現(xiàn)了他對強權(quán)社會的憤怒譴責(zé),對命運、對現(xiàn)實的不屈服的精神。
翻譯/譯文
寧可少活十年,也不可一日沒有權(quán)。大丈夫時運不順,命途多艱。有朝一日如果天隨人愿,一定要賽過田文養(yǎng)客三千。
注釋
1、天凈沙:又名塞上秋,屬于越調(diào)宮曲調(diào)。體段短小,宜即興抒情。
2、時乖命蹇(jiǎn):時運不順,命運不好。乖,相背;不合。蹇,不順利。
3、田文:即孟嘗君,戰(zhàn)國時齊國貴族,以好客重人才著稱,門下食客數(shù)千人。
賞析/鑒賞
創(chuàng)作背景
該曲創(chuàng)作時間約在1261年至1286年間。作者任東*路行軍萬戶時,曾為當(dāng)?shù)乩习傩蘸筒渴鹋艖n解困,具體是在向當(dāng)?shù)睾兰澖栀J錢糧,補還欠賦,從而使得該路“治為諸道治”。正因為這樣,引起了當(dāng)?shù)睾兰澋牟粷M,進讒言**他。作者由此而遭到貶罷官。罷官后,那些豪紳們又立即向他“執(zhí)文卷”討債。忽必烈得知這一情況后,才由內(nèi)府發(fā)還債。該曲就是遭遇這個情況有感而發(fā)。
文學(xué)賞析
這首曲子只有短短的三句,以直白的口吻指出:有了權(quán),便有了一切。所謂理想、抱負(fù),實際只系在一個“權(quán)”字上。推動權(quán)勢,憑誰才能再大,也擺脫不了坎坷的處境。而那些**之輩、勢利小人卻可以憑借權(quán)勢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
首句“寧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無權(quán)”點出主要觀點,作者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和他的生*經(jīng)歷不無關(guān)系,作者的前半生的是輝煌顯赫,曾經(jīng)擔(dān)任東*路行軍萬戶,為元朝抑制豪紳加大****方面頗有政績,但引起了當(dāng)?shù)睾兰澋牟粷M,導(dǎo)致豪紳進讒言**他以致罷官。命運之神一下子把他拋入深淵,使他在推動權(quán)勢的痛苦中倍感世態(tài)的炎涼、人生的艱辛。
第二句“大丈夫時乖命蹇”這種感嘆正是作者的這種經(jīng)歷,使他深切地感受到,殘酷的現(xiàn)實社會就是如此:有了權(quán),便有了一切。所謂理想、抱負(fù),實際只系在一個“權(quán)”字上。推動權(quán)勢,憑誰才能再大,也擺脫不了坎坷的處境。而那些**之輩、勢利小人卻可以憑借權(quán)勢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
最后一句“有朝一日天隨人愿,賽田文養(yǎng)客三千”,是說如果有一天天隨人愿,自己一定要賽過田文養(yǎng)門客三千人。表露了作者還對**的迷戀,依然懷抱壯志,希望能東山再起,實現(xiàn)抱負(fù)。
該曲既寫出了作者的人生體驗,同時也表現(xiàn)了他對強權(quán)社會的憤怒譴責(zé),對命運、對現(xiàn)實的不屈服的精神。在藝術(shù)上則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和反語的修辭手法。
活板字詞原文及翻譯(擴展3)
——活板原文翻譯及賞析
活板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板印書籍(1),唐人尚未盛(shèng)為之(2)。五代(3)時始印五經(jīng)(4),已后(5)典籍(6)皆為板本(7)。
慶歷(8)中有布衣(9)畢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⑩,每字為一印(11),火燒令堅(12)。先設(shè)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huò)(13)紙灰之類冒(14)之。欲印,則以一鐵范(15)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16);藥(17)稍熔,則以一*板按其面,則字*如砥(18)。若止(19)印三二本,未為簡易(20);若印數(shù)十百千(21)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22)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23),更互(24)用之,瞬息可就(25)。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26),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nèi)有重復(fù)者。不用,則以紙?zhí)?27),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28)。有奇字(29)素?zé)o備者,旋(30)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31),文理(32)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兼(33)與藥相粘,不可取(34);不若燔土(35),用訖(36)再火令藥熔,以手拂(37)之,其(40)印自落,殊不(38)沾污。
升死,其印為予群從(39)所得,至今保藏。
(本文被編入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3課。)
(改編由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3課,改編人王浩銘)
(選自《夢溪筆談》)
《活板》注釋
(1)板印書籍:用雕版印刷書籍。板印,有雕版印刷。板,通“版”,名詞作狀語,用雕版。
(2)尚:還
盛為之:大規(guī)模地做這種事,盛,這里是大規(guī)模的意思。
之,指“版印書籍!
為:做,使用。
(3)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等五個朝代。
(4)五經(jīng):儒學(xué)的經(jīng)典,指《易經(jīng)》、《尚書》、《詩經(jīng)》、《禮記》、《春秋》。漢后合稱《五經(jīng)》。
(5)已后:以后。已,通“以”。
(6)典籍:重要的文獻(xiàn)書籍。
(7)板本:版印的本子。
(8)慶歷:宋仁宗**(1041~1048)。
(9)布衣:*民。古代沒有官職的人穿布衣服,所以稱布衣。這里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
(10)錢唇:銅錢的邊緣。
(11)。河∧。
(12)令堅:使堅硬。
(13)和(huò):混合。
(14)冒:蒙、蓋。
(15)范:框子。
(16)持就火煬(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就,靠近。煬,烤。
(17)藥:指上文所說的松脂、蠟等物。
(18)字*如砥(dǐ):(所有排在版上的)字像磨刀石那樣*。
(19)止:同"只"。
(20)未為簡易:不能算是簡便。
(21)數(shù)十百千:幾十乃至百、千。
(22)自:另外。
(23)具:準(zhǔn)備好。
(24)更(gēng)互:交替,輪流。
(25)就:完成。
(26)。鹤钟
(27) 以紙?zhí)河眉垪l給它做標(biāo)記。帖,用標(biāo)簽標(biāo)出。
(28)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每一個韻部的字做一個標(biāo)簽,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來。韻,指韻部。唐宋時,人們按照詩歌押韻的規(guī)律,把漢字分為206韻,后來又合并為106韻。木格,用木格,名做狀。
(29)奇字:寫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
(30) 旋:隨即,立刻。
(31)不以木為之者:不用木頭刻活字的原因。
(32)文理:紋理,質(zhì)地。
(33)兼:又。
(34)不可。耗貌幌聛。
(35)燔(fán)土:指火燒過的黏土字印。燔:燒。
(36)訖(qì):終了,完畢。
(37)拂:擦拭,撣去。
(38)殊不:一點也不。
(39)為予群從(zòng):被我的弟侄輩。群,眾,諸。從,次于最親的親屬,例如堂兄弟為從兄弟,侄為從子,伯叔父為從父。單說“從”,指比自己小的。為,被。
(40)其印自落:代詞,那些
《活板》翻譯
用雕版印刷書籍,唐朝人還沒有大規(guī)模地這么做。五代的時候才(用雕版)印刷五經(jīng),以后經(jīng)典文獻(xiàn)都是版印的本子了。
慶歷年間,有個*民叫畢升,又發(fā)明了活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膠泥刻印模,(印模上的字)薄得像銅錢邊緣,每個字刻一個印,(刻好以后)用火燒使它堅硬。先設(shè)置一塊鐵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蠟混合著紙灰一類的東西蓋上。想要印刷,就把一個鐵框子放在鐵板上面,便在鐵框內(nèi)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滿了一鐵框就成為一塊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鐵板上的藥物稍微融化,就用一*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字印像磨刀石那樣*。如果只印三兩本,還不算是簡便;如果印幾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極其快速。通常是做兩塊鐵板,這一塊在印刷,那一塊已另外在排字了,這塊印刷才完,第二塊板已準(zhǔn)備好了,兩塊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時間就能完成。每一個字都有好幾個印模,像“之”“也”等字,每個字有二十多個印模,用來準(zhǔn)備同一板內(nèi)有重復(fù)的字。不用時,就用紙條給它們作標(biāo)志,(按照字的韻部分類)每一個韻部的字做一個標(biāo)簽,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來。遇到*時沒有準(zhǔn)備的生僻字,隨即刻制,用草燒火烘烤,一會兒就能制成功。不用木頭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為木料的紋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會變得高低不*,又加上木刻的字會和藥物(松脂,蠟等物)粘在一起,(卸版時)拿不下來;不像用膠泥燒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藥物融化,用手輕輕一撣,那些字模就會自己掉下來,一點也不會被藥物弄臟。
畢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兒們得到,到今天還珍藏著。
后世影響
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幾百部甚至幾千部書,對文化的傳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板費時費工,大部頭的書往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會因變形、蟲蛀、腐蝕而損壞。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書,版片就成了廢物。此外雕版發(fā)現(xiàn)錯別字,改起來很困難,常需整塊版重新雕刻。
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準(zhǔn)備好足夠的單個活字,就可隨時拼版,**地加快了制版時間。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復(fù)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間小,容易存儲和保管。這樣活字的優(yōu)越性就表現(xiàn)出來了。
用活字印刷的這種思想,很早就有了,秦始皇**全**量衡器,陶量器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詔書,考古學(xué)家認(rèn)為,“這是*活字排印的開始,不過他雖已發(fā)明,未能廣泛應(yīng)用”。古代的印章對活字印刷也有一定啟示作用。關(guān)于活字印刷的記載首見于宋代著名科學(xué)家沈括的《夢溪筆談》。公元1041~1048年,*民出身的畢升用膠泥制字,一個字為一個印,用火燒硬,使之成為陶質(zhì)。排版時先預(yù)備一塊鐵板,鐵板上放松香、蠟、紙灰等的混合物,鐵板四周圍著一個鐵框,在鐵框內(nèi)擺滿要印的字印,擺滿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將混合物熔化,與活字塊結(jié)為一體,趁熱用*板在活字上壓一下,使字面*整。便可進行印刷。用這種方法,印二、三本談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數(shù)多了,幾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為了提高效率常用兩塊鐵板,一塊印刷,一塊排字。印完一塊,另一塊又排好了,這樣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個字,以備一版內(nèi)有重復(fù)時使用。沒有準(zhǔn)備的生僻字,則臨時刻出,用草木火馬上燒成。從印板上拆下來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內(nèi),外面貼上按韻分類的標(biāo)簽,以備檢索。畢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實驗發(fā)現(xiàn)木紋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脹變形,與粘藥固結(jié)后不易去下,才改用膠泥。
畢升發(fā)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發(fā)明并未受到當(dāng)時**者和社會的重視,他死后,活字印刷術(shù)仍然沒有得到推廣。他創(chuàng)造的膠泥活字也沒有保留下來。但是他發(fā)明的活字印刷技術(shù),卻流傳下去了。
1965年在浙江溫州白象塔內(nèi)發(fā)現(xiàn)的刊本《佛說觀無量壽佛經(jīng)》經(jīng)鑒定為北宋元符至崇寧(1100~1103)年活字本。這是畢升活字印刷技術(shù)的最早歷史見證。
文言現(xiàn)象
通假字
1.板印書籍 板,通“版”,名詞作狀語,用雕版。
2.已后典籍皆為板本已,通“以”。
3.若止印三二本 止:通“只”,副詞。
、次睦碛惺杳 文:通“紋”,紋理,質(zhì)地。
詞類活用
⒈板印書籍:“板”,名詞作動語,表示工具。“用雕版”。
、裁~作動詞:五代時始印五經(jīng):“印”印刷
3.火燒令堅:“火”,名詞作狀語,表示方式,“用火”。
再火令藥溶:“火”用火烤,名詞用作動詞
4.木格貯之:“木格”,名詞作狀語,表示方式,“用木格”。
古今異義
、逼渖弦运芍⑾灪图埢抑爸(冒:涂蓋,敷上。今常用義為:向外透,冒失,冒充等)
、惨话逡炎圆甲(自:另外。今常用義為:自己,從等)
、澄睦碛惺杳(文理:木材的紋理質(zhì)地。今指文章內(nèi)容、詞句等方面的條理)
、此幧匀(藥:古義指文中所提到的松脂、臘等物;今義指病的藥品)
、祽c歷中有布衣畢升(布衣:古義指*民;今義指衣服的一種)
一詞多義
⒈板
(1)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用雕板(名詞作狀語)
(2)已后典籍,皆為板本。雕板(名詞)
⒉印
(1)若止印三二本。(印刷,動詞。下文“板印書籍”、“五代時始印五經(jīng)”、“欲印”、“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此印者才畢”中“印”同此)
(2)每字為一印。(字印,印章,名詞。下文“乃密布字印”、“每一字節(jié)有數(shù)印”、“每字有二十余印”、“其印自落”、“其印為群從所得”中“印”同此)
、郴
1)持就火煬之。用火(動詞)
(2)火燒令堅。用火(名詞作狀語)
(3)再火令藥熔。用火燒(名詞用作動詞)
、纯
(1)瞬息可就?梢(能愿動詞)
(2)高可二黍許。大約(副詞)
、等
(1)若只印三二本。如果(連詞)
(2)不若燔土。像(動詞)
⒍帖
(1)則以紙?zhí)。通貼,用標(biāo)簽標(biāo)出(動詞)tiě
(2)每韻為一帖。類、標(biāo)簽(名詞)tiě
、肪
(1)持就火煬之?拷(動詞)
(2)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完成(動詞)
、敢
(1)以備一板內(nèi)有重復(fù)者。連詞,連接兩個分句,表目的,翻譯為“用來”。
(2)以紙?zhí)?以草火燒/不以木為之者/以手拂之 介詞,用
(3)以松脂、蠟和紙灰/以一*板按其面/用草火燒/不以木為之者/以手拂之/以紙貼之 介詞,用,拿
(4)以一鐵范置鐵板上 介詞,把
、篂
(1)唐人尚未盛為之/每韻為一貼(做,動詞。)
(2)皆為板本。是(動詞)
(3)其印為予群從所得。被(介詞)
(4)未為簡易/極為神速 算是(動詞)
(5)又為活板(動詞,發(fā)明)
(6)每字為一印(動詞,刻)
(7)不以木為之者(動詞,刻制)
(8)滿鐵范為一板(動詞,成為)
、浩
(1)其法 代詞,指活字版印刷的
(2)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代詞,指鐵板的
(3)則以一*板按其面 代詞,指排好的字模
(4)其印自落 代詞,那些
(5)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代詞,他的
、恢
(1)唐人尚未盛為之 代指“板印書籍”
(2)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 代詞“這”
(3)冒之/持就火煬之/更互用之 代指“鐵板”
(4)以紙?zhí)?木格貯之 代指不用的字模
(5)旋刻之 代指“奇字”
(6)不以木為之者 代指活字模
(7)以手拂之 代指字模
、家
已后典籍皆為板本(通“以”,介詞)
一板已自布印(已經(jīng),副詞。下文“第二板已具”中“已”同此)
、阶
一板已自布印(另外,副詞)
其印自落(自己,代詞)
活板字詞原文及翻譯(擴展4)
——天凈沙·寧可少活十年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
天凈沙·寧可少活十年原文翻譯及賞析1
天凈沙·寧可少活十年
作者:嚴(yán)忠濟
寧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無權(quán)。大丈夫時乖命蹇。有朝一日天隨人愿,賽田文養(yǎng)客三千!
天凈沙·寧可少活十年譯文及注釋
譯文
寧可少活十年,也不可一日沒有權(quán)。大丈夫時運不順,命途多艱。有朝一日如果天隨人愿,一定要賽過田文養(yǎng)客三千。
注釋
1、天凈沙:又名塞上秋,屬于越調(diào)宮曲調(diào)。體段短小,宜即興抒情。
2、時乖命蹇(jiǎn):時運不順,命運不好。乖,相背;不合。蹇,不順利。
3、田文:即孟嘗君,戰(zhàn)國時齊國貴族,以好客重人才著稱,門下食客數(shù)千人。
天凈沙·寧可少活十年賞析
創(chuàng)作背景
該曲創(chuàng)作時間約在1261年至1286年間。作者任東*路行軍萬戶時,曾為當(dāng)?shù)乩习傩蘸筒渴鹋艖n解困,具體是在向當(dāng)?shù)睾兰澖栀J錢糧,補還欠賦,從而使得該路“治為諸道治”。正因為這樣,引起了當(dāng)?shù)睾兰澋牟粷M,進讒言**他。作者由此而遭到貶罷官。罷官后,那些豪紳們又立即向他“執(zhí)文卷”討債。忽必烈得知這一情況后,才由內(nèi)府發(fā)還債。該曲就是遭遇這個情況有感而發(fā)。
文學(xué)賞析
這首曲子只有短短的三句,以直白的口吻指出:有了權(quán),便有了一切。所謂理想、抱負(fù),實際只系在一個“權(quán)”字上。推動權(quán)勢,憑誰才能再大,也擺脫不了坎坷的處境。而那些**之輩、勢利小人卻可以憑借權(quán)勢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
首句“寧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無權(quán)”點出主要觀點,作者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和他的生*經(jīng)歷不無關(guān)系,作者的前半生的是輝煌顯赫,曾經(jīng)擔(dān)任東*路行軍萬戶,為元朝抑制豪紳加大****方面頗有政績,但引起了當(dāng)?shù)睾兰澋牟粷M,導(dǎo)致豪紳進讒言**他以致罷官。命運之神一下子把他拋入深淵,使他在推動權(quán)勢的痛苦中倍感世態(tài)的炎涼、人生的艱辛。
第二句“大丈夫時乖命蹇”這種感嘆正是作者的這種經(jīng)歷,使他深切地感受到,殘酷的現(xiàn)實社會就是如此:有了權(quán),便有了一切。所謂理想、抱負(fù),實際只系在一個“權(quán)”字上。推動權(quán)勢,憑誰才能再大,也擺脫不了坎坷的處境。而那些**之輩、勢利小人卻可以憑借權(quán)勢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
最后一句“有朝一日天隨人愿,賽田文養(yǎng)客三千”,是說如果有一天天隨人愿,自己一定要賽過田文養(yǎng)門客三千人。表露了作者還對**的迷戀,依然懷抱壯志,希望能東山再起,實現(xiàn)抱負(fù)。
該曲既寫出了作者的人生體驗,同時也表現(xiàn)了他對強權(quán)社會的憤怒譴責(zé),對命運、對現(xiàn)實的不屈服的精神。在藝術(shù)上則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和反語的修辭手法。
天凈沙·寧可少活十年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寧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無權(quán)。
大丈夫時乖命蹇。
有朝一日天隨人愿,賽田文養(yǎng)客三千!
譯文
寧可少活十年,也不可一日沒有權(quán)。大丈夫時運不順,命途多艱。有朝一日如果天隨人愿,一定要賽過田文養(yǎng)客三千。
注釋
天凈沙:又名塞上秋,屬于越調(diào)宮曲調(diào)。體段短小,宜即興抒情。
時乖命蹇:時運不順,命運不好。乖,相背;不合。蹇,不順利。
田文:即孟嘗君,戰(zhàn)國時齊國貴族,以好客重人才著稱,門下食客數(shù)千人。
賞析:
作者的前半生是輝煌顯赫的,任東*路行軍萬戶時,抑制豪強,頗有政聲。然而命運之神一下子把他拋入深淵,使他在推動權(quán)勢的痛苦中倍感世態(tài)的炎涼、人生的艱辛。這種經(jīng)歷,使他深切地感受到,殘酷的現(xiàn)實社會就是如此:有了權(quán),便有了一切。所謂理想、抱負(fù),實際只系在一個“權(quán)”字上。推動權(quán)勢,憑誰才能再大,也擺脫不了坎坷的處境。而那些**之輩、勢利小人卻可以憑借權(quán)勢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此曲既寫出了作者的人生體驗,同時也表現(xiàn)了他對強權(quán)社會的憤怒譴責(zé),對命運、對現(xiàn)實的不屈服的精神。
天凈沙·寧可少活十年原文翻譯及賞析3
天凈沙·寧可少活十年
作者:嚴(yán)忠濟
寧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無權(quán)。大丈夫時乖命蹇。有朝一日天隨人愿,賽田文養(yǎng)客三千!
天凈沙·寧可少活十年譯文及注釋
譯文
寧可少活十年,也不可一日沒有權(quán)。大丈夫時運不順,命途多艱。有朝一日如果天隨人愿,一定要賽過田文養(yǎng)客三千。
注釋
1、天凈沙:又名塞上秋,屬于越調(diào)宮曲調(diào)。體段短小,宜即興抒情。
2、時乖命蹇(jiǎn):時運不順,命運不好。乖,相背;不合。蹇,不順利。
3、田文:即孟嘗君,戰(zhàn)國時齊國貴族,以好客重人才著稱,門下食客數(shù)千人。
天凈沙·寧可少活十年賞析
創(chuàng)作背景
該曲創(chuàng)作時間約在1261年至1286年間。作者任東*路行軍萬戶時,曾為當(dāng)?shù)乩习傩蘸筒渴鹋艖n解困,具體是在向當(dāng)?shù)睾兰澖栀J錢糧,補還欠賦,從而使得該路“治為諸道治”。正因為這樣,引起了當(dāng)?shù)睾兰澋牟粷M,進讒言**他。作者由此而遭到貶罷官。罷官后,那些豪紳們又立即向他“執(zhí)文卷”討債。忽必烈得知這一情況后,才由內(nèi)府發(fā)還債。該曲就是遭遇這個情況有感而發(fā)。
文學(xué)賞析
這首曲子只有短短的三句,以直白的口吻指出:有了權(quán),便有了一切。所謂理想、抱負(fù),實際只系在一個“權(quán)”字上。推動權(quán)勢,憑誰才能再大,也擺脫不了坎坷的處境。而那些**之輩、勢利小人卻可以憑借權(quán)勢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
首句“寧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無權(quán)”點出主要觀點,作者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和他的生*經(jīng)歷不無關(guān)系,作者的前半生的是輝煌顯赫,曾經(jīng)擔(dān)任東*路行軍萬戶,為元朝抑制豪紳加大****方面頗有政績,但引起了當(dāng)?shù)睾兰澋牟粷M,導(dǎo)致豪紳進讒言**他以致罷官。命運之神一下子把他拋入深淵,使他在推動權(quán)勢的痛苦中倍感世態(tài)的炎涼、人生的艱辛。
第二句“大丈夫時乖命蹇”這種感嘆正是作者的這種經(jīng)歷,使他深切地感受到,殘酷的現(xiàn)實社會就是如此:有了權(quán),便有了一切。所謂理想、抱負(fù),實際只系在一個“權(quán)”字上。推動權(quán)勢,憑誰才能再大,也擺脫不了坎坷的處境。而那些**之輩、勢利小人卻可以憑借權(quán)勢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
最后一句“有朝一日天隨人愿,賽田文養(yǎng)客三千”,是說如果有一天天隨人愿,自己一定要賽過田文養(yǎng)門客三千人。表露了作者還對**的迷戀,依然懷抱壯志,希望能東山再起,實現(xiàn)抱負(fù)。
該曲既寫出了作者的人生體驗,同時也表現(xiàn)了他對強權(quán)社會的憤怒譴責(zé),對命運、對現(xiàn)實的不屈服的精神。在藝術(shù)上則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和反語的修辭手法。
活板字詞原文及翻譯(擴展5)
——早春原文及翻譯韓愈
早春原文及翻譯韓愈1
早春
作者: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注釋
、俪剩汗Ь吹厮徒o。
②天街:京城街道。
③酥(sū):酥油、奶油、乳汁,這里形容春雨的滋潤。
④最是:正是。
⑤絕勝:遠(yuǎn)遠(yuǎn)超過
、藁识迹洪L安城(唐朝京都)。
譯文
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像奶油般細(xì)密而滋潤,遠(yuǎn)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
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jié),遠(yuǎn)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絕句。第一句寫初春小雨,以“潤如酥”來形容它的細(xì)滑潤澤,十分準(zhǔn)確地寫出了它的特點,遣詞用句十分優(yōu)美。與杜甫的“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緊承首句,寫草沾雨后的景色。以遠(yuǎn)看似青 ,近看卻無 ,描畫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朧景象。可與王維的"青靄入看無"、"山色有無中"相媲美。
三、四兩句對初春景色大加贊美:"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兩句意思是說: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東西,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煙柳滿城衰落的晚春景色。寫春景的詩,在唐詩中,多取明媚的晚春,這首詩卻取早春詠嘆,認(rèn)為早春比晚春景色優(yōu)勝,別出新意。
這首詩詠早春,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如果沒有銳利深細(xì)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詩筆,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煉為藝術(shù)美。
活板字詞原文及翻譯(擴展6)
——氓原文、翻譯及賞析
氓原文、翻譯及賞析1
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fù)關(guān)。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翻譯
憨厚農(nóng)家小伙子,懷抱布匹來換絲。其實不是真換絲,找個機會談婚事。送郎送過淇水西,到了頓丘情依依。不是我愿誤佳期,你無媒人失禮儀。望郎休要發(fā)脾氣,秋天到了來迎娶。
爬上那垛破土墻,遙向復(fù)關(guān)凝神望。復(fù)關(guān)遠(yuǎn)在云霧中,不見情郎淚千行。情郎即從復(fù)關(guān)來,又說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沒有兇兆心歡暢。趕著你的車子來,為我搬運好嫁妝。
桑樹葉子未落時,綴滿枝頭綠萋萋。噓噓那些斑鳩兒,別把桑葚吃嘴里。哎呀年輕姑娘們,別對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戀上你,要丟便丟太容易。女人若是戀男子,要想解脫難掙離。
桑樹葉子落下了,枯黃憔悴任飄搖。自從嫁到你家來,三年窮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歸,水濺車帷濕又潮。我做妻子沒差錯,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無常沒準(zhǔn)則,變心缺德耍花招。
婚后三年守婦道,繁重家務(wù)不辭勞。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誰知家業(yè)已成后,漸漸對我施兇暴。兄弟不知我處境,個個見我哈哈笑。靜下心來細(xì)細(xì)想,獨自傷*暗拋。
當(dāng)年發(fā)誓偕白頭,如今未老心先憂。淇水滔滔終有岸,沼澤雖寬有盡頭。回想少時多歡樂,談笑之間露溫柔。海誓山盟猶在耳,哪料反目競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終結(jié)便罷休!
注釋
氓:《說文》“氓,民也!北玖x為外來的百姓,這里指自彼來此之民,男子之代稱。
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樣子。一說憨厚、老實的樣子。
貿(mào):交易。抱布貿(mào)絲是以物易物!胺藖怼
二句:是說那人并非真來買絲,是找我商量事情來了。所商量的事情就是結(jié)婚。
匪:通“非”。
即:走近,靠近。
謀:商量。古音咪(mī)。
淇:衛(wèi)國河名。今河南淇河。
頓丘:地名。今河南清豐。
丘:古讀如“欺”。
愆:過失,過錯,這里指延誤。這句是說并非我要拖延約定的婚期而不肯嫁,是因為你沒有找好媒人。
將:愿,請。
無:通“毋”,不要。
乘:登上。
垝垣:倒塌的墻壁。垝,倒塌。垣,墻壁。
復(fù)關(guān):①復(fù),返。
關(guān):在往來要道所設(shè)的關(guān)卡。女望男到期來會。他來時一定要經(jīng)過關(guān)門。一說“復(fù)”是關(guān)名。 ②
復(fù)關(guān):衛(wèi)國地名,指“氓”所居之地。
涕:眼淚;
漣漣:涕淚下流貌。她初時不見彼氓回到關(guān)門來,以為他負(fù)約不來了,因而傷心淚下。
載:動詞詞頭,無義。
爾卜爾筮:燒灼龜甲的裂紋以判吉兇,叫做“卜”。用蓍(shī)草占卦叫做“筮”。
體:指龜兆和卦兆,即卜筮的結(jié)果。
咎:不吉利,災(zāi)禍。
無咎言:就是無兇卦。
賄:財物,指嫁妝,妝奩(lián)。以上四句是說你從卜筮看一看吉兇吧,只要卜筮的結(jié)果好,你就打發(fā)車子來迎娶,并將嫁妝搬去。
沃若:猶“沃然”,像水浸潤過一樣有光澤。以上二句以桑的茂盛時期比自己戀愛滿足,生活美好的時期。
于嗟鳩兮:于:通“吁”本義為表示驚怪、不然、感慨等,此處與嗟皆表感慨。
鳩:斑鳩。傳說斑鳩吃桑葚過多會醉。
耽:迷戀,沉溺,貪樂太甚。
說:通“脫”,解脫。
隕:墜落,掉下。這里用黃葉落下比喻女子年老色衰。
黃:變黃。
其黃而隕:猶《裳裳者華》篇的“蕓其黃矣”,蕓也是黃色。
徂:往;
徂爾:嫁到你家。
食貧:過貧窮的生活。
湯湯:水勢浩大的樣子。
漸:浸濕。
帷裳:車旁的布幔。以上兩句是說被棄逐后渡淇水而歸。
爽:差錯。
貳:“貣(tè)”的誤字!柏枴本褪恰斑,和“爽”同義。這里指愛情不專一。以上兩句是說女方?jīng)]有過失而男方行為不對。
罔:無,沒有;
極:標(biāo)準(zhǔn),準(zhǔn)則。
二三其德:在品德上三心二意,言行為前后不一致。
靡室勞矣:言所有的家庭勞作一身擔(dān)負(fù)無余。
室勞:家務(wù)勞動。
靡:無!百砼d”
二句:就是說起早睡遲,朝朝如此,不能計算了。
夙:早。
興:起來。
言既遂矣:“言”字為語助詞,無義。
既遂:就是《谷風(fēng)》篇“既生既育”的意思,言愿望既然已經(jīng)實現(xiàn)。
咥:笑的樣子。以上兩句是說兄弟還不曉得我的遭遇,見面時都譏笑我啊。
靜言思之:靜下心來好好地想一想,
言:音節(jié)助詞,無實義。
躬自悼矣:自身獨自傷心。躬,自身;悼,傷心。
“及爾”二句:當(dāng)初曾相約和你一同過到老,偕老之說徒然使我怨恨罷了。
隰:低濕的地方;當(dāng)作“濕”,水名,就是漯河,黃河的支流,流經(jīng)衛(wèi)國境內(nèi)。
泮:通“畔”水邊,邊岸。以上二句承上文,以水流必有畔岸,喻凡事都有邊際,而自己愁思無盡。言外之意,如果和這樣的男人偕老,那就苦海無邊了。
總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時把頭發(fā)扎成丫髻,稱總角。這里指代少年時代。
宴:快樂。
晏晏:歡樂,和悅的樣子。
旦旦:誠懇的樣子。
反:即“返”字。
不思其反:不曾想過會違背誓言。
反是不思:違反這些。是,指示代詞,指代誓言。是重復(fù)上句的意思,變換句法為的是和下句葉韻。
已:了結(jié),終止。焉哉(古讀如茲zī):語氣詞連用,加強語氣,表示感嘆。末句等于說撇開算了罷!
通假字
蚩蚩(氓之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樣子。一說是忠厚的樣子
匪(匪來貿(mào)絲) 通“非”,不是
于(于嗟鳩兮) 通“吁”,嘆詞,表感慨
無(將子無怒) 通“毋”,不要
說(猶可說也) 通“脫”,解脫
泮(隰則有泮) 通“畔”,邊
古今異義
至于,古義:到;今義:表示到達(dá)某種程度。
耽,古義:沉溺;今義:耽誤。
以為,古義:把……當(dāng)作;今義:認(rèn)為。
泣涕,古義:眼淚;今義:眼淚和鼻涕。
賄,古義:財物;今義:用財物賄賂。
宴,古義:快樂;今義:宴會。
三歲,古義:多年;今義:指年齡。
詞類活用
黃(其黃而隕):變黃(形容詞作動詞)
二三(二三其德):經(jīng)常改變(數(shù)詞作動詞)
夙(夙興夜寐):早起(名詞作狀語)
夜(夙興夜寐):晚睡(名詞作狀語)
貧(三歲食貧):貧困的生活(形容詞作名詞)
貳(士貳其行):不專一,有二心(數(shù)詞作動詞)
明句式
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賓語前置句)
賞析
《衛(wèi)風(fēng)·氓》是一首上古民間歌謠,以一個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說了其情變經(jīng)歷和深切體驗,是一幀情愛畫卷的鮮活寫照,也為后人留下了當(dāng)時風(fēng)俗民情的寶貴資料。
這是一首短短的夾雜抒情的敘事詩,將一個情愛故事表現(xiàn)得真切自然。詩中女子情深意篤,愛得坦蕩,愛得熱烈。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專深的折射。真真好一個善解人意、勤勞聰慧、果敢率真、通情明義的鮮明形象。在婚前,她懷著對氓熾熱的深情,勇敢地沖破了禮法的束縛,毅然和氓同居,這在當(dāng)時來說,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按理說,婚后的生活應(yīng)該是和睦美好的。但事與愿違,她卻被氓當(dāng)牛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棄。原因就是當(dāng)時婦女在社會上和家庭中都沒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這種**、經(jīng)濟的不*等決定了男女在婚姻關(guān)系上的不*等,使氓得以隨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婦女而不受制裁,有拋棄妻子**婚約的**!笆紒y終棄”四字,正可概括氓對女子的**行為。因此她雖曾勇敢地沖破過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運,終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壓束下逆來順受的婦女命運,很不幸地異途同歸了!笆恐①,猶可說也;女之耽也,不可說也!”詩人滿腔憤懣地控訴了這社會的不*,使這詩的思想意義更加深化。詩中女主人公的慘痛經(jīng)歷,可說是階級社會中千千萬萬受**受損害的婦女命運的縮影,故能博得后世讀者的共鳴。
詩中雖以抒情為主,所敘的故事也還不夠完整細(xì)致,但它已將女主人公的遭遇、命運,比較真實地反映出來,抒情敘事融為一體,時而夾以慨嘆式的議論。就這些方面說,這首詩已初步具備*式的敘事詩的某些特征。這些特征或多或少地影響到其后二千余年的敘事詩,在《孔雀東南飛》《長恨歌》,直到近代姚燮的《雙鴆篇》中似乎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氓》詩的結(jié)構(gòu),是和它的故事情節(jié)與作者敘述時激昂波動的情緒相適應(yīng)的。全詩六章,每章十句,但并不像《詩經(jīng)》其他各篇采用復(fù)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運發(fā)展的順序,自然地加以抒寫。它以賦為主,兼用比興。賦以敘事,興以抒情,比在于加強敘事和抒情的色彩。
開頭一、二章,《詩集傳》云:“賦也。”具體描寫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以至結(jié)婚的過程。那是在一次集市上,一個男子以買絲為名,向女主人公吐露愛情,一會兒嬉皮笑臉,一會兒又發(fā)脾氣,可謂軟硬兼施?墒沁@位單純的女子看不透他的本質(zhì),說是必須有人來說媒,最后將婚期訂在秋天。從此以后,女子朝思暮想,“乘彼垝垣,以望復(fù)關(guān)”,望不到男子所住的復(fù)關(guān),便淚流不止;既見復(fù)關(guān),就像見到所戀之人,不禁眉開眼笑。她還打卦占卜,預(yù)測婚事的吉兇。及至男方派車前來迎娶,她就帶著全部的財物,嫁了過去。這兩章敘事真切,歷歷可見,而詩人作為一個純情少女的自我形象,也刻畫得栩栩如生。方玉潤評這一段云:“不見則憂,既見則喜,夫情之所不容已者,女殆癡于情者耳。”(《詩經(jīng)原始》)一個“癡”字。點出了此女鐘情之深。
朱熹《詩集傳》謂第三章“比而興也”,第四章“興也”,也就是說這兩章以抒情為主,詩中皆以桑樹起興,從詩人的年輕貌美寫到體衰色減,同時揭示了男子對她從熱愛到厭棄的經(jīng)過。“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以桑葉之潤澤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顏亮麗!吧V湟,其黃而隕”,以桑葉的枯黃飄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棄。“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則以“戒鳩無食桑葚以興下句戒女無與士耽也”(《詩集傳》)。桑葚是甜的,鳩多食則易致醉;愛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戀則易上當(dāng)受騙。男人沉溺于愛情猶可解脫。女子一旦墮入愛河,則無法掙離。這是多么沉痛的語言!從桑葉青青到桑葉黃落,不僅顯示了女子年齡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時光的推移!白晕裔逘枺龤q食貧”,一般以為女子嫁過去三年,但另有一種解釋:“三歲,多年。按‘三’是虛數(shù),言其多,不是實指三年。”(程俊英《詩經(jīng)譯注》)實際上是說女子嫁過去好幾年,夫妻關(guān)系漸漸不和,終至破裂。女子不得已又坐著車子,渡過淇水,回到娘家。她反覆考慮,自己并無一點差錯,而是那個男子“二三其德”。在這里女子以反省的口氣回顧了婚后的生活,找尋被遺棄的原因,結(jié)果得到了一條教訓(xùn):在以男子為中心的社會里,只有癡心女子負(fù)心漢。
詩之五章用賦的手法敘述被棄前后的處境,前六句承上章“自我徂爾,三歲食貧”,補敘多年為婦的苦楚,她起早睡晚,辛勤勞作,一旦日子好過一些,丈夫便變得暴戾殘酷。這個“暴”字可使人想像到丈夫的猙獰面目,以及女主人公**待的情景。后四句寫她回到娘家以后受到兄弟們的冷笑!对娂瘋鳌丰尨硕卧疲骸吧w*奔從人,不為兄弟所齒,故其見棄而歸,亦不為兄弟所恤,理固有必然者,亦何所歸咎哉,但自痛悼而已!闭f女主人公“*奔”,固不足取;但其他的話可以幫助讀者理解她當(dāng)時所受到的精神壓力和由此而產(chǎn)生的內(nèi)心矛盾。
第六章賦兼比興,在抒情中敘事,當(dāng)初他們相戀時,有說有笑;男子則“信誓旦旦”,表示白頭偕老?墒撬未老時就產(chǎn)生怨恨,而且無法挽回。這里用了兩個比喻:浩浩湯湯的淇水,總有堤岸;廣闊連綿的沼澤,也有邊際。言外之意是:我的痛苦為什么竟沒有到頭的時候?《詩集傳》指出“此則興也”,其實它是比中有興。詩人運用這兩個比喻,強烈地抒發(fā)了一腔怨憤,訴說了棄婦無邊無際的痛苦。為了擺脫這些痛苦,她下決心與那男子割斷感情上的聯(lián)系:“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從此后不再希望他回心轉(zhuǎn)意,算了,算了。然而她果真能做到嗎?方玉潤認(rèn)為:“雖然口縱言已,心豈能忘?”(《詩經(jīng)原始》)是的,從這女子一貫鐘情的性格來看,她對男子不可能在感情上一刀兩斷,這就是今天常說的悲劇性格。
藝術(shù)成就
。ㄒ唬┈F(xiàn)實**的創(chuàng)作方法
《氓》詩是詩人現(xiàn)實生活典型情緒的再現(xiàn),詩人不自覺地運用了現(xiàn)實**的創(chuàng)作方法,歌唱抒述自己悲慘的遭遇,起了反映、批判當(dāng)時社會現(xiàn)實的作用!睹ァ肥敲窀瑁强陬^創(chuàng)作。最初廣泛地流傳于民間,經(jīng)過無數(shù)勞動人民的反復(fù)歌唱、不斷修改,到寫定時候,才形成現(xiàn)在這樣的完整詩篇。人們在流傳中,把自己關(guān)于戀愛婚姻方面的感受,滲透到歌唱中去,故作品富于現(xiàn)實性。詩中女主人公所敘述的是自己的切身經(jīng)歷,自己的感受,都是真情實感。而這種真情實感在階級社會中是帶有普遍性、典型性的。詩人善于把握題材的各種復(fù)雜的矛盾。她抓住自己和氓的矛盾,氓是夫權(quán)的**人,他們從夫妻關(guān)系而變?yōu)?*與被**的關(guān)系,透露了男尊女卑、夫權(quán)**的社會現(xiàn)實。她抓住了自己和兄弟的矛盾,反映了當(dāng)時社會道德、**,是以夫權(quán)為中心的思想和棄婦孤立無援的現(xiàn)實。她抓住自己內(nèi)心的矛盾:婚前沒有通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否可以同居呢?見了氓就開心,不見氓就傷心,如何解決見與不見的矛盾呢?這些錯綜復(fù)雜的矛盾,結(jié)成詩的主要矛盾——封建禮法**與婦女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的矛盾。這是當(dāng)時社會中極為顯著和普遍的現(xiàn)象。其次,《氓》詩人善于塑造人物現(xiàn)象。《氓》詩中有兩個形象比較鮮明。一個是狡詐負(fù)心的“氓”,一個是善良被棄的“女”。氓是從別處**到衛(wèi)國的一個農(nóng)民,“抱布貿(mào)絲”,點明了他還是個小商人。最初,他“蚩蚩”地假老實,“言笑晏晏”地假溫情,“信誓旦”地假忠誠。他用虛偽的**,欺騙一位天真美貌的少女,獲得了她的愛情、身體、勞動力、家私。結(jié)婚以后,他便露出真面目了。過去是指天劃日地賭咒,現(xiàn)在是“二三其德”地變心;過去是有說有笑地溫存,現(xiàn)在是“至于暴矣”,不但虐待,甚至把她一腳踢出了家門。有人說:氓“婚前是羊,婚后是狼”,這個比喻,既形象,又確切。氓的形象,是夫權(quán)**的產(chǎn)物,是商人唯利是圖的產(chǎn)物。詩中又描繪了一位善良的`勞動婦女的形象,她最初可能搞些養(yǎng)蠶繅絲的家庭副業(yè),所以有些積蓄。她純潔天真,入世不深,以致一下子便以心相許了。當(dāng)她看到氓不高興時,趕快安慰他:“將子無怨,秋以為期”。她多情,真心愛氓,看不到他時,“泣涕漣漣”,看到他時,“載笑載言”。她勇敢,敢于無媒而和氓同居。她忠誠,把自己和財物都用車子搬到氓家。結(jié)婚以后,她安貧,和氓共同過苦日子。她辛勤,把家務(wù)勞動一齊挑起來。她堅貞,當(dāng)家境逐漸好轉(zhuǎn),遭受丈夫虐待時,始終不渝地愛氓(女也不爽)。被棄以后,她堅強剛毅,冷靜理智,看清氓虛偽丑惡的嘴臉,堅決地和氓決絕。她從一位純潔多情勇敢的少女,到吃苦耐勞忍辱的妻子,再到堅強剛毅的棄婦。她性格的發(fā)展,是隨著和氓關(guān)系的變化而發(fā)展的。此詩通過氓和女兩個形象的鮮明對比,誰真誰假,誰善誰惡,誰美誰丑,是很清楚的。當(dāng)時男女不*等的社會真實面貌,如在目前。所以說,《氓》的作者不自覺地運用了現(xiàn)實**的創(chuàng)作方法。周揚說:“有文學(xué)就有創(chuàng)作方法!裨拏髡f’是浪漫**的淵源,《詩經(jīng)》是現(xiàn)實**的淵源!彼@段概括的話,是符合*文學(xué)史的實際情況的。
。ǘ┍群团d的藝術(shù)手法
詩人是農(nóng)村婦女,農(nóng)村四周的自然景物,是她每天所接觸的熟悉的,詩人觸物聯(lián)想,便歌唱起來。第三章的“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是起興,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也是起興,比喻棄婦面容憔悴與被棄的痛苦。第三章的“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是對喻,喻下兩句“于嗟女兮,無與士耽”。第六章的“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是反比,比氓的變心是無邊無際不可捉摸的。這些,對于塑造形象,突出主題,加強詩的思想意義,都起了積極作用。
。ㄈ⿲Ρ鹊谋憩F(xiàn)手法
這是由于現(xiàn)實矛盾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其形式有二:1。句法對比者,如“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之耽也,猶可說也;女子耽也,不可說也”。這是士和女兩種不同人物的對比!吧V绰洹迸c“桑之落矣”的對比,“不見復(fù)關(guān)”與“既見復(fù)關(guān)”的對比,都是互相映襯,收到更好地塑造形象、抒發(fā)感情的效果。2。前后對比者,如氓在未婚前是“言笑晏晏,信誓旦旦”;在婚后則“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前后不同態(tài)度互相映襯,描繪出氓虛偽的本質(zhì)。
。ㄋ模┙璐揶o
詩是形象思維,不是抽象的說教,要用具體的事物,抒寫抽象的意境。形象的語言,容易引起讀者想象、共鳴,增強詩的魅力。《氓》詩人用氓住的地方“復(fù)關(guān)”**氓,用“總角”**幼年。以送行之遠(yuǎn)、乘垣望關(guān)表多情。以車來賄遷表同居,以“淇水湯湯,漸車帷裳”表大歸。以“三歲”表多年,以“二三”表反復(fù)。這和《采薇》詩人用“楊柳依依”代春,“雨雪霏霏”代冬,性質(zhì)是一樣的。收到語言雋永,耐人尋味的效果。
(五)頂真修辭
陳望道《修辭學(xué)發(fā)凡》說:“頂真是用前一句的結(jié)尾來做后一句的起頭,使鄰接的句子頭尾蟬聯(lián),而有上遞下接趣味的一種修辭法!边@種修辭,多見于歌曲。這可能由于集體歌唱,口耳相傳,此唱彼和,互相銜接,便于記誦所產(chǎn)生的一種句式。如“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以望復(fù)關(guān),不見復(fù)關(guān)”,“無與士耽,士之耽兮”,“及爾偕老,老使我怨”,“不思其反,反是不思”等,都是《氓》詩中的頂真句。蟬聯(lián)詞不一定都在句首,有的在句中,它們的作用是一樣的,都是加強詩的音樂性。
。﹪@辭的應(yīng)用
詩人抒發(fā)猛烈的感情或深沉的思想的時候,經(jīng)常用一種呼聲或感嘆辭來表達(dá)。如當(dāng)她追敘婚前戀愛生活的時候,感情比較穩(wěn)定,沒有使用嘆辭。第三章轉(zhuǎn)入抒情,感情激昂,連用兩個“于嗟”(哎呀),三個“兮”(。┳郑瑑蓚“也”(呀)字。第四章對“桑落”有所感,用了一“矣”字。第五章訴說被丈夫虐待,被兄弟譏笑,情緒最激動,連用六個“矣”字,借表她沉痛的心情和口氣。最后一章對氓表示憤慨和決絕,加強了語氣,拖長了音調(diào),堅決地唱出“亦已焉哉”(也就算了吧)!“焉哉”二字連用,就像歌劇幕終,使人有余音裊裊,不絕如縷之感。
。ㄆ撸┖舾娴谋憩F(xiàn)手法
由于詩人感情的強烈,對所愛者或所憎者,雖不在面前,但覺得如在面前,向他陳訴或斥責(zé),這就是呼告的特征。它在抒情詩中用得最普遍!睹ァ吩姷谌略娙藬⑹鏊谋粭,心情憤激,把個人的命運和當(dāng)時一般女子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仿佛有一群青年女子在她面前,她把自己的痛苦告訴她們,在戀愛過程中,要警惕男子將來會變心,自己將難擺脫禍害:“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這幾句呼告,唱出了對男女不*等社會現(xiàn)象的強烈悲憤。第六章又轉(zhuǎn)為呼告的形式,“及爾偕老,老使我怨”,這時好像氓站在面前,斥責(zé)他的誓言是個欺騙。接著以少時兩情融洽,言笑宴宴,信誓旦旦的情景,反襯氓今日的負(fù)心。悲憤之情,又達(dá)到了**。最后又高呼“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如果這里不用呼告手法向氓發(fā)出斥責(zé),是不足以解恨的。
這首詩音調(diào)鏗鏘自然,富有真情實感。詩中用了不少“蚩蚩”、“漣漣”、“湯湯”、“晏晏”、“旦旦”等疊字形容詞,它們不但起了摹聲繪貌的作用,且加強了詩的音樂性!对娊(jīng)》民歌的章法,多半是疊章復(fù)唱的。由于《氓》詩作者感情復(fù)雜,敘事曲折,故分章而不復(fù)唱,這在《國風(fēng)》民歌中是少見的。
層次結(jié)構(gòu)
開頭一、二章,《詩集傳》云:“賦也!本唧w描寫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以至結(jié)婚的過程。那是在一次集市上,一個男子以買絲為名,向女主人公吐露愛情,一會兒嬉皮笑臉,一會兒又發(fā)脾氣,可謂軟硬兼施。可是這位單純的女子看不透他的本質(zhì),說是必須有人來說媒,最后將婚期訂在秋天。從此以后,女子朝思暮想,“乘彼垝垣,以望復(fù)關(guān)”,望不到男子所住的復(fù)關(guān),便淚流不止;既見復(fù)關(guān),就像見到所戀之人,不禁眉開眼笑。她還打卦占卜,預(yù)測婚事的吉兇。及至男方派車前來迎娶,她就帶著全部的財物,嫁了過去。這兩章敘事真切,歷歷可見,而詩人作為一個純情少女的自我形象,也刻畫得栩栩如生。方玉潤評這一段云:“不見則憂,既見則喜,夫情之所不容已者,女殆癡于情者耳。”(同上)一個“癡”字。點出了此女鐘情之深。
《詩集傳》謂第三章“比而興也”,第四章“興也”,也就是說這兩章以抒情為主,詩中皆以桑樹起興,從詩人的年輕貌美寫到體衰色減,同時揭示了男子對她從熱愛到厭棄的經(jīng)過!吧V绰,其葉沃若”,以桑葉之潤澤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顏亮麗!吧V湟樱潼S而隕”,以桑葉的枯黃飄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棄!坝卩跌F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則以“戒鳩無食桑葚以興下句戒女無與士耽也”(《詩集傳》)。桑葚是甜的,鳩多食則易致醉;愛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戀則易上當(dāng)受騙。男人沉溺于愛情猶可解脫。女子一旦墮入愛河,則無法掙離。這是多么沉痛的語言!從桑葉青青到桑葉黃落,不僅顯示了女子年齡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時光的推移。“自我徂爾,三歲食貧”,一般以為女子嫁過去三年,但另有一種解釋:“三歲,多年。按‘三’是虛數(shù),言其多,不是實指三年!保ǔ炭∮ⅰ对娊(jīng)譯注》)實際上是說女子嫁過去好幾年,夫妻關(guān)系漸漸不和,終至破裂。女子不得已又坐著車子,渡過淇水,回到娘家。她反覆考慮,自己并無一點差錯,而是那個男子“二三其德”。在這里女子以反省的口氣回顧了婚后的生活,找尋被遺棄的原因,結(jié)果得到了一條教訓(xùn):在以男子為中心的社會里,只有癡心女子負(fù)心漢。
詩之五章用賦的手法敘述被棄前后的處境,前六句承上章“自我徂爾,三歲食貧”,補敘多年為婦的苦楚,她起早睡晚,辛勤勞作,一旦日子好過一些,丈夫便變得暴戾殘酷。這個“暴”字可使人想像到丈夫的猙獰面目,以及女主人公**待的情景。后四句寫她回到娘家以后受到兄弟們的冷笑!对娂瘋鳌丰尨硕卧疲骸吧w*奔從人,不為兄弟所齒,故其見棄而歸,亦不為兄弟所恤,理固有必然者,亦何所歸咎哉,但自痛悼而已。”說女主人公“*奔”,固不足。坏渌脑捒梢詭椭x者理解她當(dāng)時所受到的精神壓力和由此而產(chǎn)生的內(nèi)心矛盾。
第六章賦兼比興,在抒情中敘事,當(dāng)初他們相戀時,有說有笑;男子則“信誓旦旦”,表示白頭偕老?墒撬未老時就產(chǎn)生怨恨,而且無法挽回。這里用了兩個比喻:浩浩湯湯的淇水,總有堤岸;廣闊連綿的沼澤,也有邊際。言外之意是:我的痛苦為什么竟沒有到頭的時候?《詩集傳》指出“此則興也”,其實它是比中有興。詩人運用這兩個比喻,強烈地抒發(fā)了一腔怨憤,訴說了棄婦無邊無際的痛苦。為了擺脫這些痛苦,她下決心與那男子割斷感情上的聯(lián)系:“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從此后不再希望他回心轉(zhuǎn)意,算了,算了。然而她果真能做到嗎?方玉潤認(rèn)為:“雖然口縱言已,心豈能忘?”(《詩經(jīng)原始》)是的,從這女子一貫鐘情的性格來看,她對男子不可能在感情上一刀兩斷,這就是今天常說的悲劇性格。
活板字詞原文及翻譯(擴展7)
——狡童原文翻譯及賞析
狡童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狡童
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
**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
**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譯文:
那個滑頭小伙子,為何不和我說話?都是因你的緣故,使我飯也吃不下。
那個滑頭小伙子,為何不與我共餐?都是因你的緣故,使我覺也睡不安。
注釋:
1.狡童:美貌少年。狡,同“姣”,美好。一說為狡猾,如口語說“滑頭”之類,是戲謔之語。
2.彼:那。
3.維:為,因為。
4.不能餐:飯吃不香,吃不下。
5.食:一起吃飯。
6.息:安穩(wěn)入睡。
賞析:
法國女作家斯達(dá)爾夫人說:愛情對于男子只是生活中的一段插曲,而對于女人則是生命的全部。確實,一個姑娘生活中最艱巨的任務(wù)就是反復(fù)證實小伙子的愛情是執(zhí)著專一,永恒不變的。因而,戀愛中的姑娘永遠(yuǎn)沒有精神的安寧。對方一個異常的表情,會激起她心中的波瀾;對方一個失愛的舉動,更會使她痛苦無比,寢食難安!多嶏L(fēng)·狡童》中的這位女子就是如此,或許是一次口角,或許是一個誤會,小伙子兩個失愛的舉動,她竟為之寢食不安,直言痛呼。
首先,詩的兩章通過循序漸進的結(jié)構(gòu)方式,有層次地表現(xiàn)了這對戀人之間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疏離過程。第一章曰:“不與我言”,第二章承之曰:“不與我食”,這不是同時并舉,而是逐步發(fā)展。所謂“不與我言”,并非道途相遇,掉頭不顧,而當(dāng)理解為共食之時,不瞅不睬;所謂“不與我食”,是指始而為共食之時,不瞅不睬,繼而至分而居之,不與共食。愛情的小舟,遇到了急風(fēng)狂浪,正面臨傾覆的危險。與此相應(yīng),女子失戀的痛苦也隨之步步加深。共食不睬,雖一日三餐不寧而長夜同寢尚安;而分居離食,就食不甘味更寢不安席了。因此這位女子要直言呼告,痛訴怨恨。
其次,詩篇通過直言痛呼的人物語言,刻畫了一個初遭失戀而情感纏綿,對戀人仍一往情深的女子形象!对娊(jīng)》中刻劃了許多遭遇情變的形象,情變程度有別,痛苦感受不同!多嶏L(fēng)·狡童》中的女子面臨失戀的情況,聽她的呼告,能感覺在怨恨與焦慮中,仍對戀人充滿了渴望與深情。“狡童”的“狡”,一說通“佼”,亦即強壯俊美之意;如此理解,“彼狡童兮”,亦即“那個強壯漂亮的小伙子啊”。這就是罵中有愛,恨中帶戀了。所謂“若忿,若憾,若謔,若真,情之至也”(陳繼揆《讀風(fēng)臆補》)。而兩章的后兩句“**之故,使我不能餐兮”、“**之故,使我不能息兮”,則由前兩句第三人稱的“彼”,轉(zhuǎn)變?yōu)榈诙朔Q的直面式的呼告了,從而把對“狡童”的戀慕期待之情表現(xiàn)得纏綿難割。
古老的《詩經(jīng)》,傳達(dá)的是古今相通之情,只因語言簡奧,才會艱深難解!多嶏L(fēng)·狡童》則不然,不僅女子的感情哀傷動人,女子的呼告也是明白如話,句句入耳?墒,一首直抒胸臆之詩,千百年來卻久遭曲解。“詩必取足于己,空諸依傍而詞意相宣,庶幾斐然成章;……盡舍詩中所言而別求詩外之物,不屑眉睫之間而上窮碧落、下及黃泉,以冀弋獲,此可以考史,可以說教,然而非談藝之當(dāng)務(wù)也”(《管錐編》第一冊)。錢鐘書對“《詩》作詩讀”之旨作了淋漓透辟的發(fā)揮,讀《鄭風(fēng)·狡童》然,讀一切古詩均然。
活板字詞原文及翻譯(擴展8)
——管子原文及翻譯
管子原文及翻譯1
1、形勢第二
山高而不崩,則祈羊至矣;淵深而不涸,則沈玉極矣,天不變其常,地不易其則,春秋冬夏,不更其節(jié),古今一也。蛟龍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載也。風(fēng)雨無鄉(xiāng),而怨怒不及也。貴有以行令,賤有以忘卑,壽夭貧富,無徒歸也。
銜命者,君之尊也。受辭者,名之鉉也。上無事,*自試。抱蜀不言,而廟堂既修。檻鵠鏘鏘,唯民歌之。濟濟多士,殷民化之,紂之失也。飛蓬之問,不在所賓;燕雀之集,道行不顧。犧牷圭璧,不足以饗鬼神。主功有素,寶幣奚為?羿之道,非射也;造父之術(shù),非馭也;奚仲之巧,非斫削也。召遠(yuǎn)者使無為焉,親近者言無事焉,唯夜行者獨有也。
*原之隰,奚有于高?大山之隈,奚有于深?訾讆之人,勿與任大。譕臣者可以遠(yuǎn)舉。顧憂者可與致道。其計也速而憂在近者,往而勿召也舉**可遠(yuǎn)見也;裁大者眾之所比也。美人之懷,定服而勿厭也。必得之事,不足賴也;必諾之言,不足信也。小謹(jǐn)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體;有無棄之言者,必參于天地也。墜岸三仞,人之所大難也,而猿猱飲焉,故曰伐矜好專,舉事之禍也。不行其野,不違其馬;能予而無取者,天地之配也。
怠倦者不及,無廣者疑神,神者在內(nèi),不及者在門,在內(nèi)者將假,在門者將待。曙戒勿怠,后稚逢殃。朝忘其事,夕失其功。邪氣入內(nèi),正色乃衰。君不君,則臣不臣。父不父,則子不子。上失其位,則下逾其節(jié)。上下不和,令乃不行。衣冠不正,則賓者不肅;進退無儀,則**不行。且懷且威,則君道備矣。莫樂之,則莫哀之。莫生之,則莫死之。往者不至,來者不極。
道之所言者一也,而用之者異。有聞道而好為家者,一家之人也;有聞道而好為鄉(xiāng)者,一鄉(xiāng)之人也;有聞道而好為國者,一國之人也;有聞道而好為天下者,天下之人也;有聞道而好定萬物者,天下之配也。道往者,其人莫來;道來者,其人莫往;道之所設(shè),身之化也。持滿者與天,安危者與人。失天之度,雖滿必涸。上下不和,雖安必危。欲王天下,而失天之道,天下不可得而王也。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雖立不安。其道既得,莫知其為之。其功既成,莫知其釋之。藏之無刑,天之道也。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萬事之生也,異趣而同歸,古今一也。
生棟覆屋。怨怒不及;弱子下瓦,慈母操棰。天道之極,遠(yuǎn)者自親。人事之起,近親造怨。萬物之于人也,無私近也,無私遠(yuǎn)也;巧者有余,而拙者不足;其功順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違之;天之所助,雖小必大;天之所違,雖成必。豁樚煺哂衅涔,逆天者懷其兇,不可復(fù)振也。
烏鳥之狡,雖善不親。不重之結(jié),雖固必解;道之用也,貴其重也。毋與不可,毋強不能,毋告不知;與不可,強不能,告不知,謂之勞而無功。見與之交,幾于不親;見哀之役,幾于不結(jié);見施之德,幾于不報;四方所歸,心行者也。獨王之國,勞而多禍;獨國之君,卑而不威;自媒之女,丑而不信,未之見而親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來矣。日月不明,天不易也;山高而不見,地不易也。言而不可復(fù)者,君不言也;行而不可再者,君不行也。凡言而不可復(fù),行而不可再者,有國者之大禁也。
【譯文參考】
山高而不崩頹,就有人烹羊設(shè)祭;淵深而不枯竭,就有人投玉求神。天不改變它的常規(guī),地不改變它的法則,春秋冬夏不改變它的節(jié)令,從古到今都是一樣的。蛟龍得水,才可以樹立神靈;虎豹憑借深山幽谷,才可以保持威力。風(fēng)雨沒有既定的方向,誰也不會埋怨它。位高的人發(fā)號施令,位低的人忘掉卑賤,長壽、短命、貧窮、富有等等,都不是無因而至的。
臣下能奉行命令,是由于君主地位的尊嚴(yán);臣下能接受指示,是由于君臣名分的作用。君主不親自過問,人民就會自己去做事;手執(zhí)祭器不說話,朝政也會普遍地修明。天鵝發(fā)出動聽的聲音,人們會齊聲贊美;西周人材濟濟,殷遺民也會被感化。對于沒有根據(jù)的**,不必聽從;對于燕雀聚集的小事,行道者不屑一顧。用牛羊玉器來供奉鬼神,不一定得到鬼神的保佑,只要君主的功業(yè)有根基,何必使用珍貴的祭品!后羿射箭的功夫,不在射箭的表面動作;造父駕車的技術(shù),不在駕車的表面動作;奚仲的技巧,也不在木材的砍削上。召徠遠(yuǎn)方的人,單靠使者是沒有用的;親近**的人,光說空話也無濟于事。只有內(nèi)心里認(rèn)真行德的君主,才能夠獨得**的功效。
*原上的小坡,怎么能夠算作高?大山上的小溝,怎么能夠算作深?專挑好人毛病專說壞人好話的人,是不能委之以重任的。謀慮遠(yuǎn)大的人,可以同他共圖大事;見識高超的人,可以同他共行****。但是,對于那種貪圖速效而只顧眼前利害的人,走開了就不要召他回來;注重長遠(yuǎn)利益的人,影響也就深遠(yuǎn);材器偉大的人,會得到眾人的依賴;要人們感懷自己,一定要行德而不可厭倦。不應(yīng)得而求必得的事情,是靠不住的;不應(yīng)承諾而完全承諾的語言,是信不得的。謹(jǐn)小慎微也不能成大事,就好比挑揀食物不能使身體胖起來一樣。能夠不放棄以上這些格言的,就能與天地媲美了。從三仍高的崖岸上跳下來,人是很難做到的,但猴子卻毫不在乎地跳下來喝水。所以說,驕傲自大,獨斷專行,乃是行事的禍患。雖不到野外跑路,也不要把馬丟掉。能夠做到只給人們好處而不向人們索取報酬的,那就同天地一樣偉大了。
懶惰的人總是落后,勤奮的人總是辦事神速有效。如果說,辦事神速的已經(jīng)進入室內(nèi),那么,落后的還在門外。進入室內(nèi)的可以從容不迫,在門外的必將疲憊不堪。所以,黎明時玩忽怠惰,日暮時就要遭殃。早上忘掉了應(yīng)作的事情,晚上就什么成果也沒有。一個人邪氣侵襲到體內(nèi),正色就要衰退。君主不像君主的樣子,臣子當(dāng)然就不像臣子;父親不像父親的樣子,兒子當(dāng)然就不像兒子。君主不按照他的身份辦事,臣子就會超越應(yīng)守的規(guī)范。上下不和,**就無法推行。君主的衣冠不端正,禮賓的官吏就不會嚴(yán)肅。君主的舉動不合乎儀式,**法令就不容易貫徹。一方面關(guān)懷臣民,另方面再有威嚴(yán),為君之道,才算完備。君主不能使臣民安樂,臣民也就不會為君主分憂;君主不能使臣民生長繁息,臣民也就不會為君主**生命。君主給予臣民的,不確實兌現(xiàn);臣民對待君主,也是不會全力以赴的。
關(guān)于“道”,它的理論是一致的,但運用起來則各有不同。有的人懂得道而能**,他便是**的人材;有的人懂得道而能治鄉(xiāng),他便是一鄉(xiāng)的人材;有的人懂得道而能**,他便是一國的人材;有的人懂得道而能治天下,他便是天下的人材;有的人懂得道而能使萬物各得其所,那便和天地一樣偉大了。失道者,人民不肯來投;得道者,人民不肯離去。道之所在,自身就應(yīng)該與之同化!彩鞘冀K保持強盛的,就因為順從天道;凡是能安危存亡的,就因為順從人心。違背天的法則,雖然暫時豐滿,最終必然枯竭;上下不和,雖然暫時安定,最終也必然危亡。想要**天下而違背天道,天下就不可能被他**起來。掌握了天道,成事就很自然;違背了天道,雖然成功也不能保持。已經(jīng)得道的,往往不覺察自己是怎樣做的;已經(jīng)成功了,往往又不覺察道是怎樣離開的。就好像隱藏起來而沒有形體,這就是“天道”。但是,對當(dāng)今有懷疑則可以考察古代,對未來不了解,則可以查閱歷史。萬事的本性,內(nèi)容雖有不同,但總是同歸一理,從古到今都是一樣的。
用新伐的木材做屋柱而房子倒坍,誰也不怨恨木材;小孩子把屋瓦拆下來,慈母也會打棍子。順天道去做,遠(yuǎn)者都會來親近;事起于人為,近親也要怨恨。萬物之于人,是沒有遠(yuǎn)近親疏之分的。高明的人用起來就有余,愚笨的人用起來就不足。順乎天道去做,天就幫助他;反乎天道去做,天就違背他。天之所助,弱小可以變得強大;天之所棄,成功可以變?yōu)槭。順?yīng)天道的可以得其成效,違背天道的就要招致災(zāi)禍,且無可挽救。
烏鴉般的交誼,看著友善,其實并不親密;不重合的繩結(jié),即使堅固,也一定松脫開解。所以,道在實際運用的時候,貴在慎重。不要交與不可靠的人,不要強給做不到的人,不要告知不明事理的人。交與不可靠的、強予做不到的、告知不明事理的人,就叫作勞而無功。表面上顯示友好的朋友,也就接近于不親密了;表面上顯示親愛的交誼,也就接近于不結(jié)好了;表面上顯示慷慨的恩賜,也就接近于不得所報了。只有內(nèi)心里認(rèn)真行德,四面八方才會歸附。獨斷專橫的國家,必然疲于奔命而禍?zhǔn)露喽;獨斷專橫國家的君主,必然卑鄙而沒有威望。這就好比獨自議定婚姻的婦女,一定名聲不好而沒有信譽。但對于尚未見面就令人仰慕的君主,應(yīng)該去投奔;對于久別而令人難忘的君主,應(yīng)該來輔佐。日月有不明的時候,但天不會變;山高有看不見的時候,但地不會變。說起話來,那種只說一次而不可再說的錯話,人君就不應(yīng)該說;做起事來,那種只做一次而不可再做的錯事,人君就不應(yīng)該做。凡是重復(fù)那些不可再說的**和那些不可再做的事情,都是一國之君的.最大禁忌。
2、牧民第一
國頌
凡有地牧民者,務(wù)在四時,守在倉廩。國多財,則遠(yuǎn)者來,地辟舉,*留處;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張,則君令行。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國之度,在飾四維,順民之經(jīng),在明鬼神,只山川,敬宗廟,恭祖舊。不務(wù)天時,則財不生;不務(wù)地利,則倉廩不盈;野蕪曠,*乃菅,上無量,*乃妄。文巧不禁,*乃*,不璋兩原,則刑乃繁。不明鬼神,則陋民不悟;不只山川,則威令不聞;不敬宗廟,*乃上校;不恭祖舊,則孝悌不備;****,國乃**。
四維
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砂惨玻部善鹨,滅不可復(fù)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逾節(jié),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逾節(jié),則**安;不自進,*無巧軸;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
四順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惡憂勞,我佚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我生育之。能佚樂之,*為之憂勞。能富貴之,*為之貧賤。能存安之,*為之危墜。能生育之,*為之**。故刑罰不足以畏其意,殺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罰繁而意不恐,則令不行矣。殺戮眾而心不服,則**危矣。故從其四欲,則遠(yuǎn)者自親;行其四惡,則近者叛之,故知“予之為取者,政之寶也”。
十一經(jīng)
錯國于不傾之地,積于不涸之倉,藏于不竭之府,下令于流水之原,使民于不爭之官,明必死之路,開必得之門。不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處不可久,不行不可復(fù)。錯國于不傾之地者,授有德也;積于不涸之倉者,務(wù)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養(yǎng)桑麻育六畜也;下令于流水之原者,令順民心也;使民于不爭之官者,使各為其所長也;明必死之路者,嚴(yán)刑罰也;開必得之門者,信慶賞也;不為不可成者,量民力也;不求不可得者,不強民以其所惡也;不處不可久者,不偷取一世也;不行不可復(fù)者,不欺其民也;故授有德,則國安;務(wù)五谷,則食足;養(yǎng)桑麻,育六畜,*富;令順民心,則威令行;使民各為其所長,則用備;嚴(yán)刑罰,*遠(yuǎn)邪;信慶賞,*輕難;量民力,則事無不成;不強民以其所惡,則軸偽不生;不偷取一世,*無怨心;不欺其民,則下親其上。
〔注:“十一經(jīng)”另本作“士經(jīng)”,當(dāng)為“十一”豎排粘連之誤〕
六親五法
以家為鄉(xiāng),鄉(xiāng)不可為也。以鄉(xiāng)為國,國不可為也。以國為天下,天下不可為也。以家為家,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毋曰不同生,遠(yuǎn)者不聽。毋曰不同鄉(xiāng),遠(yuǎn)者不行。毋曰不同國,遠(yuǎn)者不從。如地如天,何私何親?如月如日,唯君之節(jié)。御民之轡,在上之所貴。道民之門,在上之所先。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惡。故君求之,則臣得之。君嗜之,則臣食之。君好之,則臣服之。君惡之,則臣匿之。毋蔽汝惡,毋異汝度,賢者將不汝助。言室滿室,言堂滿堂,是謂圣王。城郭溝渠,不足以固守;兵甲強力,不足以應(yīng)敵;博地多財,不足以有眾。惟有道者,能備患于未形也,故禍不萌。天下不患無臣,患無君以使之。天下不患無財,患無人以分之。故知時者,可立以為長。無私者,可置以為政。審于時而察于用,而能備官者,可奉以為君也。緩者后于事。吝于財者失所親,信小人者失士。
【譯文參考】
國頌
凡是一個國家的君主,必須致力于四時農(nóng)事,確保糧食貯備。國家財力充足,遠(yuǎn)方的人們就能自動遷來,荒地開發(fā)得好,本國的人民就能安心留住。糧食富裕,人們就知道禮節(jié);衣食豐足,人們就懂得**。君主的服用合乎法度,六親就可以相安無事;四維發(fā)揚,君令就可以貫徹推行。因此,減少刑罰的關(guān)鍵,在于禁止奢侈;鞏固國家的準(zhǔn)則,在于整飾四維;教訓(xùn)人民的根本辦法,則在于:尊敬鬼神、祭祀山川、敬重祖宗和宗親故舊。不注意天時,財富就不能增長;不注意地利,糧食就不會充足。田野荒蕪廢棄,人民也將由此而惰。痪鲹]霍無度,則人民胡作妄為;不注意禁止奢侈,則人民放縱;不堵塞這兩個根源;**者就會大量增多。不尊鬼神,小民就不能感悟;不祭山川,威令就不能遠(yuǎn)播;不敬祖宗,老百姓就會犯上;不尊重宗親故舊,孝悌就不完備。四維不發(fā)揚,國家就會**。
四維
國有四維,缺了一維,國家就傾斜;缺了兩維,國家就危險;缺了三維,國家就顛覆;缺了四維,國家就會**。傾斜可以扶正,危險可以挽救,傾覆可以再起,只有**了,那就不可收拾了。什么是四維呢?一是禮,二是義,三是廉,四是恥。有禮,人們就不會超越應(yīng)守的規(guī)范;有義,就不會妄自求進;有廉,就不會掩飾過錯;有恥,就不會趨從壞人。人們不越出應(yīng)守的規(guī)范,為君者的地位就安定;不妄自求進,人們就不巧謀欺詐;不掩飾過錯,行為就自然端正;不趨從壞人,邪亂的事情也就不會發(fā)生了。
四順
**所以能推行,在于順應(yīng)民心;**所以廢弛,在于違背民心。人民怕憂勞,我便使他安樂;人民怕貧賤,我便使他富貴;人民怕危難,我便使他安定;人民怕**,我便使他生育繁息。因為我能使人民安樂,他們就可以為我承受憂勞;我能使人民富貴,他們就可以為我忍受貧賤;我能使人民安定,他們就可以為我承擔(dān)危難;我能使人民生育繁息,他們也就不惜為我而**了。單靠刑罰不足以使人民真正害伯,**殺戮不足以使人民心悅誠服。刑罰繁重而人心不懼,法令就無法推行了;殺戮多行而人心不服,為君者的地位就危險了。因此,滿足上述四種人民的愿望,疏遠(yuǎn)的自會親近;強行上述四種人民厭惡的事情,親近的也會叛離。由此可知,“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 這個原則,是**的法寶。
十一經(jīng)
把國家建立在穩(wěn)固的基礎(chǔ)上。把糧食積存在取之不盡的糧倉里。把財貨貯藏在用之不竭的府庫里。把**下達(dá)在流水源頭上。把人民使用在無所爭議的崗位上。向人們指出**必死的道路。向人們敞開立功必賞的大門。不強干辦不到的事。不追求得不到的利。不可立足于難得持久的地位。不去做不可再行的事情。所謂把國家建立在穩(wěn)固的基礎(chǔ)上,就是把*交給有道德的人。所謂把糧食積存在取之不盡的糧倉里,就是要努力從事糧食生產(chǎn)。所謂把財富貯藏在用之不竭的府庫里,就是要種植桑麻、飼養(yǎng)六畜。所謂把**下達(dá)在流水源頭上,就是要令順民心。所謂把人民使用在無所爭議的崗位上,就是要盡其所長。所謂向人民指出**必死的道路,就是刑罰嚴(yán)厲。所謂向人民敞開立功必賞的大門,就是獎賞信實。所謂不強干辦不到的事,就是要度量民力。所謂不追求得不到的利,就是不強迫人民去做他們厭惡的事情。所謂不可立足于難得持久的地位,就是不貪圖一時僥幸。所謂不去做不可再行的事情,就是不欺騙人民。這樣,把*交給有道德的人,國家就能安定。努力從事糧食生產(chǎn),民食就會充足。種植桑麻、飼養(yǎng)六畜,人民就可以富裕。能作到令順民心,威令就可以貫徹。使人民各盡所長,用品就能齊備。刑罰嚴(yán)厲,人民就不去干壞事。獎賞信實,人民就不怕死難。量民力而行事,就可以事無不成。不強使人民干他們厭惡的事情,欺詐作假的行為就不會發(fā)生。不貪圖一時僥幸,人民就不會抱怨。不欺騙人民,人民就擁戴君上。
六親五法
按照**的要求治理鄉(xiāng),鄉(xiāng)不能治好;按照治鄉(xiāng)的要求治理國,國不能治好;按照**的要求治理天下,天下不可能治好。應(yīng)該按照**的要求**,按照治鄉(xiāng)的要求治鄉(xiāng),按照**的要求**,按照治天下的要求治理天下。不要因為不同姓,不聽取外姓人的意見;不要因為不同鄉(xiāng),不采納外鄉(xiāng)入的辦法;諸候國不要因為不同國,而不聽從別國人的主張。象天地對待萬物,沒有什么偏私偏愛;像日月普照一切,才算得上君主的氣度。
駕馭人民奔什么方向,看君主重視什么;引導(dǎo)人民走什么門路,看君主提倡什么;號召人民走什么途徑,看君主的好惡是什么。君主追求的東西,臣下就想得到;君主愛吃的東西,臣下就想嘗試;君主喜歡的事情,臣下就想實行;君主厭惡的事情,臣下就想規(guī)避。因此,不要掩蔽你的過錯,不要擅改你的法度;否則,賢者將無法對你幫助。在室內(nèi)講話,要使全室的人知道;在堂上講話,要使?jié)M堂的人知道。這樣開誠布公,才稱得上圣明的君主。單靠城郭溝渠,不一定能固守;僅有強大的武力和裝備,不一定能御敵;地大物博,群眾不一定就擁護。只有有道的君主,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才可避免災(zāi)禍的發(fā)生。
天下不怕沒有能臣,怕的是沒有君主去使用他們;天下不怕沒有財貨,怕的是無人去管理它們。所以,通曉天時的,可以任用為官長;沒有私心的,可以安排作官吏;通曉天時,善于用財,而又能任用官吏的,就可以奉為君主了。處事遲鈍的人,總是落后于形勢;吝嗇財物的人,總是無人親近;偏信小人的人,總是失掉賢能的人材。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xiàn),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