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譯文
第1篇:關(guān)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譯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19.解釋下面加點的詞(4分)山東省平邑縣興蒙學校李傳鵬
⑴委而去之()⑵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⑶親戚畔之()⑷故君子有不戰(zhàn)()
20.翻譯句子(2分)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1.本文開篇用兩個“不如”強調(diào)了“①”是戰(zhàn)爭中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然后借戰(zhàn)爭論述了施行②的重要*。
22.下列與選文相關(guān)的課文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2分)
a.《<<孟子>兩章》中兩篇選文的結(jié)構(gòu)方式不同:本文的結(jié)構(gòu)是總分總,《生于憂患,死于*》的結(jié)構(gòu)方式是先分后總。
b.孟子善用對比:本文把“多助”和“寡助”作對比,《魚我所欲也》將“一簞食,一豆羹”與“萬鐘”作對比。
c.本文中四個“非不”和《鄒忌諷齊王納諫》中三個“莫不”(如“宮婦左右莫不私王”)都表達了強烈的肯定語氣。
d.《曹劌論戰(zhàn)》中“犧牲玉帛,弗敢加也”是“得道”的表現(xiàn),《陳涉世家》中“天下苦秦久矣”是“失道”的結(jié)果。
參考*
19.⑴離開⑵限制⑶通“叛”,背叛⑷所以
20.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
21.⑴人和⑵仁政
22.d
參考譯文
有利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環(huán)境;有利的地理環(huán)境比不上作戰(zhàn)中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三里的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包圍進攻它,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與時令,這樣卻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的地形。城墻并不是不高,護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裝備也并不是不堅固鋒利,糧草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卻棄城而逃,這(是因為)有利的地理條件還不如內(nèi)部*團結(jié)一致(更重要)。所以說,使*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單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懾天下不能單靠武力的強大。君主施行“仁政”,幫助、支持他的人就會有很多,君主不施行“仁政”,支持、幫助他的人就會很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自己的親屬也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都會歸順他。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自己的親屬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zhàn)則已,一戰(zhàn)就一定能勝利。
第2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譯文
【原文】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注釋】
(1)[天時]包括時令、氣候,乃至*形勢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條件。
(2)[地利]指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
(3)[人和]指作戰(zhàn)中的人心有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
(4)[三里之城]方圓三里的內(nèi)城。城:內(nèi)城。[城非不高也]城墻并不是不高啊。
(5)[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墻。
(6)[環(huán)]包圍。
(7)[之]代這座城
(8)[而]連詞表轉(zhuǎn)折。
(9)[夫]句首發(fā)語詞,不譯。
(10)[而]連詞表遞進。
(11)[是]這。
(12)[也]表判斷語氣,“是”。
(13)[非]不是。
(14)[池]護城河。
(15)[兵革]泛指武器裝備。兵,武器;革,*胄,用以護身的盔*之類。
(16)[堅利]精良。堅,堅固。利,鋒利。
(17)[米粟]糧食。
(18)[多]充足。
(19)[委]放棄。
(20)[而]連詞表順承。
(21)[去]離開。
(22)[之]代詞,代“城”。
(23)[故]所以。
(24)[域]這里用作動詞,是限制的意思。
(25)[以]憑借。
(26)[封疆之界]劃定的邊疆界線。封,劃定。疆,邊疆。界,界限。
(27)[固]鞏固。
(28)[國]國防。
(29)[山溪]山河。
(30)[險]險要。
(31)[威]震懾,樹立威望。
(32)[得道者]實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處特指君主。道,正義。下同。
(33)[失道者]不實施“仁政”的君主。
(34)[寡]少。
(35)[之至]到達極點。
(36)[畔]通“叛”,背叛。
(37)[順]歸順,服從
(38)[以]憑借。
(39)[之]主謂間取消句子**。
(40)[故]所以。
(41)[有]要么,或者。
(42)[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
(4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
(44)[親戚]內(nèi)外親屬。
【翻譯】
有利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條件,有利的地理條件比不上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
(比如有一座)方圓三里的內(nèi)城,方圓七里的外城,從四面圍攻它卻不能取勝。采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了有利的天氣時令,可是這樣卻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于作戰(zhàn)的時令氣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條件。
城墻不是不高啊,護城河不是不深啊,武器裝備不是不堅固鋒利啊,糧食不是不充足啊,但守城者卻棄城而逃,這是因為對作戰(zhàn)有利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
所以說,使*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地去,不能靠劃定的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振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內(nèi)外親屬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會歸順于他。憑借天下人都歸順他的優(yōu)勢,攻打連內(nèi)外親屬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能勝利。
【賞析】
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并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不如”強調(diào)了“人和”的重要*,同時反映孟子所說的“仁政”。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zhì)上是重在前者與后者的比較,強調(diào)指出各種客觀及諸多因素在戰(zhàn)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句式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二三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jù)進一步論*,運用否定排比句式。第2段選取攻戰(zhàn)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qū)區(qū)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于天時;第3段同樣選取攻戰(zhàn)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為“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zhàn)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zhàn)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
以上三段,論*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這一觀點。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論述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闡發(fā),將論點的范圍由戰(zhàn)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xiàn)孟子的*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為“得人心”,即“人和”。?(得道的意思為施行仁政)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向背,不攻自潰。因而,第4段絕非多余的閑筆。
我們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來表示:合乎正義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與幫助,違背正義的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在這里,我們把“道”理解為“正義”。那么,什么叫“正義”?《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說:“正義”是指“公正的、有利于*的道理”。這是富于現(xiàn)代氣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義一脈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個著名論斷!睹献印す珜O丑下》中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边@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對的意思。這段話是說,對得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對失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時,就連親戚都會反對他;幫助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他。拿全天下都順從的力量,來攻打連親戚都反對的人,要么不戰(zhàn),一戰(zhàn)必勝。
孟子在這里說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個人,而是指一國之君。一國之君既是戰(zhàn)爭的總指揮,也是*上的領(lǐng)袖。孟子通過論述戰(zhàn)爭勝負的問題,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觀點,然而在孟子看來,“民心向背”對于戰(zhàn)爭具有根本*的意義,對于*也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孟子說:“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币馑际钦f,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謂的“得民”,就是得到*的支持、擁護和幫助。所謂的“得天下”,是指通過施行仁政來“王天下”,而不是單靠武力來爭奪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悅誠服,自動來歸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來,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關(guān)愛和保護*,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就是*所希望的,就替他們聚積起來,*所厭惡的,不要強加給他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當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認為,這是行仁政的根本著眼點。做到了這一點,然后民心歸服、天下歸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第3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原文及翻譯
原文
天時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環(huán)⑹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國不以山溪⒀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寡助之至⒃,親戚畔(叛)⒄之。多助之至,天下順⒅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叛),故⒆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注釋
⑴[天時]指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
⑵[地利]指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
⑶[人和]作戰(zhàn)的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
⑷[三里之城]方圓三里的內(nèi)城。
⑸[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墻。
⑹[環(huán)]包圍。
⑺[池]護城河。
⑻[兵革]泛指武器裝備。兵,武器;革,*胄,用以護身的盔*之類。
⑼[委]放棄;[去]離開。
⑽[域]這里用作動詞,是限制的意思。
⑾[封疆]劃定的疆界。
⑿[固]鞏固。
⒀[山溪]地勢;山河。
⒁[得道者]實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次處特指君主下同。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