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操网,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亚洲haose在线观看

石鐘山記教學設計一等獎

這是石鐘山記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石鐘山記教學設計一等獎第 1 篇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

1.了解作者、石鐘山。背誦課文。

2.結合語境揣摩語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詞及文言現(xiàn)象。

3.學習課文記敘、說明、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二、過程和方法

誦讀、感悟、理解、揣摩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學習作者反對臆斷、親自考察的精神。明白認識事物的真相必須“目見耳聞”,切忌主觀臆斷的道理。

●重點、難點

“余方心動欲還……古之人不余欺也”

記敘、說明、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解決辦法

這篇課文的語言障礙不多,內(nèi)容也不難理解,可讓學生結合注釋,自己讀懂課文。指導學生弄清文章結構。理解三段之間的邏輯關系和文章的表達方式。還可以通過與《游褒禪山記》的比較,幫助學生理解本文的特點。

本文是一篇考察記,開頭說作者對酈說和李說的懷疑,正是交代考察的緣起;中間記“游程”也是先訪寺僧,后游絕壁,這是為考察目的而安排的;待到考察目的已經(jīng)達到,便不再提游覽之事,而著重抒發(fā)議論。按照考察記的要求來安排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才會顯得順理成章。

●學生活動

發(fā)揮學生主體性,讓學生借助注釋疏通課文。指導學生認真朗讀,揣摩語言。熟讀成誦,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預習。

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疏通課文。

二、導入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因事說理:要“深思慎取”,要“盡吾志”。蘇軾《游石鐘山記》又是怎樣寫的呢?

《石鐘山記》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記。寫于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夏季,蘇軾由黃州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過記敘作者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探究,說明要認識事物的真相必須“目見耳聞”,切忌主觀臆斷的道理。

三、范讀。

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示范朗讀。

四、朗讀

學生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節(jié)奏和感情。

五、結合課后練習,疏通文意,積累語言。

1.詞類活用

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使……發(fā)出聲音,動詞的使動用法)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目,用眼睛看;耳,用耳朵聽。均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

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席,像卷席子那樣;包,像用布包那樣;囊,像用口袋那樣。均表示動作、行為的特征、狀態(tài)。)

若人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祝壽,名詞用作動詞。)

函梁君臣之首,人于太廟(用木匣裝,名詞用作動詞)

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名詞用作動詞)

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舟,名詞用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舟行”的“舟”表示“行”的方式,有“以舟(介賓短語)”的意思,可以譯為“乘舟”,但要注意,這樣譯并末準確表達“舟”作為狀語的語法特點。

2.句式

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余欺”即“不欺余”,否定句中代詞賓語置于動詞之前。

六、理清思路,把握結構

1.第一段寫什么內(nèi)容?

第一段,提出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兩種說法,以及對這兩種說法的懷疑?梢苑譃槿龑印

第一層,引《水經(jīng)》上的話,交代石鐘山的處所,緊扣題目,點出石鐘山,引起下文。

第二層,提出六朝人酈道元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點明人們對此說法的懷疑態(tài)度,用鐘磬置水中不能發(fā)聲的情況對酈說質疑,說明“水石相搏”之說難以取信于人。正因為對酈說“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異議,這就由酈道元的說法導出唐人李渤的說法。

第三層,提出李渤的說法并質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訪其遺蹤”的行動。他親“訪”遺蹤,親“扣”其石,親“聆”其聲,理應無疑。作者表明自己對李銳的懷疑,并以處處有石,石石能扣而發(fā)聲,反駁李說,說明扣石發(fā)聲之說難以置信。

對這兩種說法,看起來是相提并論的,但實際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對兩說的分別懷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說明人們對酈說的疑惑,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沒有明說,這是一種客觀記敘,作者沒有輕率地判斷酈說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強調自己對李說的否定,這里的“余”字,就明確地表示了作者對李說的態(tài)度。對酈說“人常疑之”和對李說“余尤疑之”,這兩疑引出作者探訪石鐘山的行動,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鐘山,以及結尾的一“嘆”一“笑”,一“簡”一“陋”作鋪墊。

2.酈道元、李渤對石鐘山得名由來各有什么說法?為什么對酈道元的說法“人常疑之”,對李渤的說法“余尤疑之”?(用課文原話回答)

[明確]第一問: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李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浮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

第二問: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3.第二段寫什么內(nèi)容?

第二段,記敘實地考察石鐘山,得以探明其名由來的經(jīng)過?梢苑譃槿龑。

第一層(“元豐七年……得觀所謂石鐘者”),點明探訪石鐘山的時間、同行者和緣由。

因為對石鐘山得名由來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臨汝并送長子蘇邁赴任饒州德興之便,順道考察石鐘山,正好借此釋疑。這一層緊承上文。

第二層(“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寫訪問寺僧。

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發(fā)聲,表明他們相信李渤的說法,也說明李渤的說法影響很大。這一段回應李說,“擇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別照應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滿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動。

第三層(“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寫月夜考察游石鐘山的經(jīng)過。

先交代探訪石鐘山的時間是“莫夜月明”時分,同游者是長子蘇邁,方式是“乘小舟”,地點是“絕壁下”。

然后寫絕壁下的情景:看見的是“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聽到的是“云霄間”鶻鳥的“磔磔”的驚叫聲,以及“山谷中”鸛鶴像老人邊咳邊笑的怪叫聲。描繪出一幅陰森可怖冷清凄厲的石鐘山夜景,有遠有近,有高有低,有動有靜,有形有聲,十分逼真,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段描寫著力渲染陰森可怖的環(huán)境氣氛,烘托出親身探訪的不易,為下文批評“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伏筆。

轉而寫作者在“心動欲還”的時候,忽然“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卻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發(fā)現(xiàn)“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人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查明了發(fā)出“噌吰”之聲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為止,下面又起波瀾。作者在“舟回至兩山間”的時候,發(fā)現(xiàn)入港處有“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與風聲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轉”的意思。“舟回至兩山間”,不是船返回到兩山中間,而是船掉頭轉行至兩山之間。如果解釋為前者,就會令人疑惑不解,為什么去的時候沒發(fā)現(xiàn)“大石當中流”呢?另外,“回”的本義是“旋轉”“回旋”,在古漢語中的常用義是“掉轉”;現(xiàn)代漢語“回來”的意思,古代漢語一般用“返”不用“回”。作者對兩處聲音的考察,極為細致深入,處處印證了首段的酈說:“微波人焉”和“與風水相吞吐”,分別照應“微風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為此也”和“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分別照應“水石相激”;“噌吰如鐘鼓不絕”和“窾坎鏜鞳之聲”,分別照應“聲如洪鐘”。這就不僅證實了酈說,而且以詳補“簡”,為末段嘆酈說之“簡”作好鋪墊。

最后寫作者對蘇邁的談話。“因笑謂邁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懷疑和否定的笑,這里是釋疑后輕松愉快的笑,表現(xiàn)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興奮。作者在談話中將兩種聲音與“周景王之無射”和“魏莊子之歌鐘”相聯(lián)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結果,點出以鐘名山命名的緣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酈道元的說法,言語之間生動地顯現(xiàn)了作者的確信和欣喜。

在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見耳聞,證實并補充了酈道元的說法,進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說法,為末段的議論提供了事實依據(jù)。

4.文中是怎樣描寫月夜絕壁下的情景的?這段描寫與下一段的哪句話照應?經(jīng)過實地考察,作者認為石鐘山得名由來是什么?(用課文原話回答)

第一問:“大石側立千尺……或曰此鸛鶴也”,這段描寫與下—段的“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照應。

第二問: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淺,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

有大石當中流……如樂作焉。

5.第三段寫了什么內(nèi)容?

第三段,寫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感想,表明寫作意圖。可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句話,語氣強烈,以反問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點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后所得出的結論、所總結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

第二層分析世人不能準確知道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原因,從兩方面說。一方面是說正確說法不能流傳的原因,有三點:一是“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是說酈道元的說法是正確的,可惜“言之不詳”,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們的承認;二是士大夫不做實地考察,“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說不能為文,并非不能說話。酈說失之于不詳,士大夫能為文而“莫能知”,“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為文,這就是石鐘山得名由來在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轉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是說李渤之類的“陋者”,主觀臆斷,“自以為得其實”,這是得以有李渤的錯誤說法和后人以訛傳訛的原因。

第三層分承上面所說的兩個方面,點明寫這篇游記的目的。“嘆酈元之簡”是肯定酈道元的觀點,而又嘆其太簡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觀點,并譏笑其淺陋。這就表明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傳播自己的見解,證實、補充酈道元的觀點,糾正李渤的觀點。

6.作者在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以后,悟出什么道理?在他看來,世人為什么不能準確知道石鐘山得名由來?在本段結尾,他對酈道元和李渤的說法各持什么態(tài)度?(用課文原話回答)

[明確]第一問: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第二問: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大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

第三問: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

7.文章是按什么來組織材料的呢?

以石鐘山得名由來為線索。

六、布置作業(yè)

查閱有關資料,思考:石鐘山得名的由來有哪些說法?什么說法比較科學?怎樣看待蘇軾的結論?

石鐘山記教學設計一等獎第 2 篇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對臆斷、重視實地考察的精神。 2.重點掌握“鼓”、“是”、“遺”、“得”等實詞的用法?偨Y“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時,賓語前置的規(guī)則。 教材分析 重點難點: 1、文言詞語的用法和句式 2、蘇軾散文特點及其治學精神 教學課型 多媒體輔助教學課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少時博通經(jīng)史,20歲中進士,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等,政治上反復升沉,飽經(jīng)憂患,曾因反對新法而遭貶謫,后又因反對舊黨盡廢新法而貶至瓊州。蘇軾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詩詞都“雄視百代”;其散文平順曉暢;詩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詞波瀾壯闊,豪放天成。著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易傳》《書傳》《論語說》等。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后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本文是元豐七年六月,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調任汝州團練副使時寫的,此時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時,此前因寫詩諷刺新法被捕入獄,由湖州刺史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二、關于“石鐘山” 關于石鐘山的資料:石鐘山位于鄱陽湖入長江之口,屬江西湖口縣。石灰?guī)r質。關于它命名的原因歷來有三種意見,(一)風水聲如鐘,認為山下縫隙洞穴與“風水相吞吐”發(fā)出敲鐘的聲音。北魏酈道元與北宋蘇東坡就是持此說。(二)石聲如鐘,由于此山是石灰?guī)r質,內(nèi)中石鐘乳、石柱、石筍等,用槌敲打,也會發(fā)音。唐代李渤持此說。(三)山形如鐘。《石鐘山志》記載:“上鐘崖與下鐘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數(shù)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鐘。”清代的俞樾就持此說,他在《春在堂筆記》中記著:每冬日水落,則山下有洞門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瓏,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寬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鐫“丹房”二字,且多小詩,語皆可喜。如云:“我來醉臥三千年,且喜人世無人識。”“小憩千年人不識,桃花春漲洞門關。”無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蓋全山皆空,如鐘覆地。故得鐘名。 三、課文聽讀、美讀 正音 1.噌吰如鐘鼓不絕:鼓,《說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詞義項即所敲之鼓外,還有動詞的義項即以手擊鼓之意,引申為“敲擊”。而“噌吰”課本中的解釋是形容鐘聲宏亮,所以“如鐘鼓不絕”中的鼓應為動詞,譯為像敲擊鐘的聲音響個不停。 2.鐘磬:(磬,qìng,這里指佛教的打擊樂器,形狀象缽,用銅制成。) 3.臆斷:(臆,yì)僅憑主觀推測來斷定。 4.夜泊絕壁下:(泊,bó,這里是停船靠岸之意;湖泊,音為pō) 5.穴罅:wuéxià(罅,裂隙) 6.有大石當中流:(當,dāng)有塊大石頭在水流中間。 7.殆與余同:(殆dài,這里是大概之意;百戰(zhàn)不殆,殆的意思為“危險”。) 8.汝識之乎:(識zhì,這里結合上下文的意思,應釋為“知道”。) 9.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饒,ráo)(蘇軾的)長子,蘇邁要到饒州的德興縣去任縣尉。 四、探究主旨,深入理解文意 說明: 本文說的是石鐘山命名的來由,文中的敘事因此而發(fā),言論也因此而發(fā),用的是卒章顯志的寫法,全文的結構都是為“顯志”服務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說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結構就可以一目了然。據(jù)此,這五項內(nèi)容擬采用“倒析法”,也就是從最后一段著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這種分析是綱要式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一個統(tǒng)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誦讀過程中逐步加深體會。 1.主旨的.分析。 提問:先將最后一段讀一遍,從中找出兩句話來說明作者的意圖(“嘆酈元之簡,萬而笑李渤之陋”)。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①文章開頭提的正是這兩個人關于石鐘山山名來由的說法,前后對照,可見作者用心;②這兩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問:作者這一“嘆”一“笑”,有什么深刻含義? (酈元是經(jīng)過實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詳”,所以使人有“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之疑,這是可嘆的;李渤“以斧斤考擊而求之”這種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談。) 提問:作者依據(jù)這兩件事提出了怎樣的觀點? 反對臆斷——“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擔倡實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五、課文整體把握(歸納各節(jié)要點) 結構小結: 現(xiàn)在再來看看作者是怎樣依據(jù)這個主旨給全文作出恰當?shù)牟季值摹?第1段大意: 對石鐘山命名緣由的兩種說法表示懷疑。 作者疑而后察。作者對酈說用“人常疑之”,對李說則用“余尤疑之”,這是為下文寫“察”作鋪墊的。 第2段大意: 通過實地考察證明李說純系臆則,而酈說是正確的。 對李說——“笑而不信”;對酈說——“古之人不余欺也”。作者發(fā)現(xiàn)聲源有兩處,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發(fā)聲。 第3段大意: 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結論,即由這里所說的事實導出。 第2課時 教學重點:課文字詞句分析 (一)誦讀第1段。 1.學生齊讀一遍。 2.教師領誦一遍,并作簡釋、簡評。 ①“《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此句秘下名合為第一層,為下文質疑張本。按:湖口縣有石鐘山

二座:上鐘山在城西,下鐘山在城東。下鐘山即蘇軾作記處。作者引《水經(jīng)》而不釋,筆法何等簡潔。 ②“酈元以為……聲如洪鐘”——這是轉述酈元的話,“水中相搏”一語耐人尋味.,下文寫作者的發(fā)現(xiàn),可謂道貌岸然盡“相搏”之狀,但世人不親臨其境,便無法想象。由此導出第二層。 ③“是說也……而況石乎”——這是第二層。“也”字作一頓,以示將有所論。“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無證耳。“以鐘磬置水中”是“常人”的類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聞目見”過之。④“到唐李渤始訪其遺蹤……于潭上”——敘事何等簡潔。由此句至段未為第三層。 ⑤“扣而聆之……余韻徐歇”——作者如此描寫,頗有譏李之意。李文《辨石鐘山記》今已不可見(《文苑英華》不收,)估計是作者轉述,有意作夸張描寫。 ⑥“自以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話寫盡俗人情態(tài)。為下文“笑陋”張本。 ⑦“然是說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鏗然有聲者——何哉”——駁得有力。 (二)誦讀第2段。 1.學生齊讀這一段。 2.教師范讀,加簡釋及評語。 ①段首至“因得觀所謂石鐘山”——敘述考察機會到來的緣由,僅14字,何等簡潔。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誤人之深,于此可見。“固”,這里應訓“當然”、“本來”,引申為“自然”之意。作者不寫親訪寺僧問山名來由,而直書小童擇石而叩之,又省卻不少筆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鸛鶴也”——此數(shù)句寫景。問學生:有哪些細節(jié)?(大石、鶻、鸛鶴。)渲染了怎樣的氣氛?(陰森恐怖。)要求學生將作者的描寫語劃出來(“如猛獸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云霄間”、“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余方心動欲還……如鐘鼓不絕”——妙在“欲還”而未還。“大聲”突如其來,伏下文“恐”字。“如鐘鼓”,點出山名來由,照應開頭“聲如洪鐘”。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酈元所云,又繼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頓失。 ⑥“徐而察之……而為此也”——具體道出“水石相博”之狀。為“嘆酈元之簡”伏筆,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兩山間……如樂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狀。問學生:“噌吰”與“窽坎鏜鞳”有別乎?(前者出自絕壁下,有共鳴,顯得雄渾;后者出自大石中,風來時則有,一吞一吐,節(jié)奏鮮明。) ③“因笑謂邁曰……不余欺也”——作者將長子邁寫入文中,其意在此——邁是他的宏論的第一位聽眾。以此結束考察過程,恰到好處。“古之人”,指酈元。 3.學生討論層次劃分,然后分層練習背誦。 說明:這一段是誦讀的難點。為了便于學生記誦,除了劃出大的層次而外,還可以板書行文順序。待學生能基本上背出這一段后,拭去板書,再做檢查。板書形式如下(括號中的話可略而不書): 第一層(段首至“此鸛鶴也”)發(fā)現(xiàn)聲源之前 訪石鐘山緣由→小重扣石→絕壁下所見所聞:大石、棲鶻、鸛鶴。 第二層(“余方心動欲還”至段末)發(fā)現(xiàn)聲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聲→大石中的“窽坎鏜鞳”之聲→語邁作結。 相關字詞: 舟:名作狀, 適:去(“之”、“詣”也有到……去的意思) 因:因此 元封:年號,六月丁丑,陰歷六月初九日 古人用干支紀日 固:通“姑”,姑且 莫:“暮”的本字 獨:副,僅搏:擊 且……且……:也……也…… 有大石當中流:(當,dāng)有塊大石頭在水流中間。 察:細看 淺深:同義復詞,偏在深 涵澹:形容水波蕩漾 澎湃:形容波浪沖刷 與風水相吞吐:相,指示性副詞,代風水。 汝識之乎:(識zhì,這里結合上下文的意思,應釋為“知道”。) 因笑謂:因,副,于是 古之人不余欺也:就是古之人不欺余,在否定句中,人稱代詞作賓語前置。條件:一是否定句或疑問句,二是代詞作賓語。 (三))誦讀第3段。 1.學生練習誦讀2~4遍。 2.教師提問。 ①“事不目見耳聞……可乎”照應上文哪一句?(“今以鐘磐……而況石乎”。)是什么辭格?(反問。正意是:不目見耳聞而謂“不能鳴”,便是臆斷。) ②“殆與余同”的“殆”能換成“蓋”字嗎?(不能。作者只能據(jù)文字推測,而無法證明,用“蓋”則會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詳”相照應的上下文是哪些詞句?(上文是“水石相搏,聲如洪鐘”;下文是一個“簡”字。) ③“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與上文哪些話呼應?(“至莫夜月明……此鸛鶴也”

石鐘山記教學設計一等獎第 3 篇

石鐘山記教案理解:①作者不輕信舊說,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強調實踐,反對主觀臆斷的態(tài)度;②酈說、李說和蘇說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積累:①掌握“鼓”、“殆”、“莫”、“發(fā)”、“何”多義詞的'意義;②了解虛詞“而”的常見用法;③了解賓語前置句的結構特點。鑒賞:分析本文與《游褒禪山記》的異同點。運用:培養(yǎng)誦讀習慣。兩課時。第 一 課 時1、交待學習任務① 熟悉課文;②理清結構,初步理解內(nèi)容。2、朗讀課文(各種讀法)3、翻譯課文4、理清結構(板書)┏酈說 人常疑之考察緣起,懷疑前人解釋┃ 疑┗李說 余尤疑之 ↓┏游━寺僧扣石━笑而不信 笑┃ ┏(靜)大石側立┓噌 ┓ ↓考察經(jīng)過,查實命名原因┃夜察┃ ┃ 坎┃如樂作焉┃ ┗(動)棲鶻顴鶴┛鏜 ┛ ↓┗釋疑 笑┏酈元 簡 嘆考察感想,不可臆斷有無┃ ↓↓ ┗李渤 陋 笑注重調查5、熟讀課文。第 二 課 時1、誦讀、翻譯課文2、落實文言知識(板書)詞類活用 實詞 虛詞之不能鳴(名詞的使動用法)也 莫,“暮” 焉以鐘名(命名,名詞用做動詞) 得(能)觀 而舟(名詞用做狀語)行 所以特殊句式得雙石于潭上 (介詞結構作補語)石之鏗然有聲者(定語后置)不余欺也 (賓語前置)者……也…… (判斷句)是以(因此) (賓語前置)3、作者認為,世人不明白石鐘山命名由來的原因有哪些?①言之不詳,人常疑之;②不肯夜泊,故莫能知;③雖知而莫能言;④斧斤考擊,以訛傳訛。4、完成習題。5、比較兩文(完成第二題)體裁 內(nèi)容 結構 表達方式同:借游記, 即事 照應 敘議談感想 明理 連貫 結合異:重感,立論 嘆、感 敘議交錯 敘議并重(政治家特征)重辨,駁論 釋、感 議-敘-議 描寫抒情(文學家本色)

石鐘山記教學設計一等獎第 4 篇

教學步驟

一、齊讀

學生齊讀課文,溫習鞏固,加深理解。

二、研討

作者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探究,表現(xiàn)了怎樣的精神?后人認為,作者的結論也是片面的,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讓學生查閱有關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資料,或發(fā)給學生有關資料,讓學生閱讀、思考、討論,暢所欲言。

[明確]蘇軾為了弄清石鐘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艱險,親身探訪,是難能可貴的。雖然由于種種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結論,不完全正確,但這種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結論,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話無疑是正確的。

雖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認為石鐘山是因山形像覆鐘而得名的,今人經(jīng)考察又認為石鐘山是因“形”和“聲”兩方面而得名的。蘇軾的說法不完全正確。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蘇軾的努力。人們對于客觀事物的認識,本來就有一個過程,而且后人對蘇軾說法的懷疑、察疑、釋疑,正是和蘇軾的不迷信古人,不輕信舊說,不主觀臆斷,而自愿親身實地觀察的精神一致的。

三、比較

比較《石鐘山記》與《游褒禪山記》兩篇文章。

讓學生思考、討論,暢所欲言,老師引導、點撥、歸納。

相同點——

通過記游來說明道理,敘議緊密結合,前后呼應,事、理渾然一體,這是兩篇文章寫法的相同之處。它們與一般游記不同,不重山川風物的描繪,而重在因事說理。它們也不同于一般議論文的寫法,而是通過記游來說明事理。

不同點——

1.敘議結合的安排和文章的結構不同!妒娚接洝啡姆譃樽h論、記游、議論三部分,先議淪,由議論帶出記敘,最后又以議論抒發(fā)感想。它的第一段是質疑,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兩種說法表示懷疑,屬議論部分;第二段是解疑,通過實地考察探究石鐘山得名由來,屬議論部分;第三段是結論,在質疑、解疑的基礎上得出要認識事物真相必須“目見耳聞”,切忌“臆斷其有無”的事理,屬議論部分。第一段議論是第二段記敘的前提,第二段記敘是上下兩段議論的中間環(huán)節(jié),第三段議論是第一段議論和第二段記敘的自然歸結,全文為“議論——記敘——議論”的三段式線性結構,一脈相承。這是與《石鐘山記》具有考察性質這一特點分不開的,《游褒禪山記》的文章主體分為記游和議論兩部分,前面記游山,后面發(fā)議論,它的記敘和議論是上下相對、兩相配合的二合結構。

2.議論事理的不同。《石鐘山記》通過質疑、釋疑得出事理,事理極其簡明,僅為一句話,不加闡釋,也無須闡釋!队伟U山記》借記游內(nèi)容為喻,對事理作邏輯嚴密的深入闡釋,充分論說,有更多的說理成分、更強的論說文特點。

3.記游的不同。《石鐘山記》的記游部分運用了多種表達方式,從整體來說是記敘,但其中又有不少描寫,既以敘事過程的波瀾起伏取勝,又以景物描寫的生動形象取勝,敘事、描寫交相烘托。夜游石鐘山的一段記敘,既貫穿了考察的完整經(jīng)過,又通過對怪石鳴禽的逼真描寫渲染環(huán)境氣氛,也有探究兩處聲響原因的描寫,還有作者議論兼抒情的躊躇滿志的感慨,寫得饒有興味!队伟U山記》的記游部分扼要地交待游山的經(jīng)過,概括地敘寫景物,以記敘的簡要明白取勝。

4.文章風格不同。前者緣事寓理,將記敘、議論與描寫、抒情熔于一爐,率性而至,毫無雕琢痕跡,行文簡潔而又隨筆揮灑,輕快自如,寫得頗有情致。后者借端說理,記敘、議論絲絲入扣而毫無旁騖,刻意追求,邏輯嚴密,析理精微,說理透辟,筆鋒剛健有力。

四、作業(yè)

將本單元所學的詞類活用進行整理。

※資料庫

一、譯文

《水經(jīng)》說:“鄱陽湖口有石鐘山。”酈道元認為下面對著深潭,微風鼓動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發(fā)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這個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F(xiàn)在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fā)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尋它的遺跡,在深潭邊找到兩塊山石,敲打它們,聽它們的聲音。南邊那塊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那塊的聲音清脆而響亮,鼓槌停止敲擊,聲音還在傳揚,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認為找到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這個說法,我更加懷疑它。山石被敲打時鏗鏘作響,到處都這樣,可是唯獨這座山用鐘來命名,為什么呢?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日,我從齊安坐船到臨汝去,大兒子蘇邁將要去就任饒州德興縣的縣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夠觀察這座稱為“石鐘”的山。廟里的和尚叫小孩拿著斧頭,在亂石中間選一兩處敲打它,發(fā)出的響聲,我本來就覺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獨自和蘇邁坐著小船來到絕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邊聳立著,高達千尺,好像兇猛的野獸和奇異的鬼怪,陰森森地要向人撲過來;山上宿巢的老鷹聽到人聲,也受驚飛起來,在云霄中磔磔地鳴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邊咳邊笑的聲音,有人說這是鸛鶴。我正心驚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fā)出,噌地響著像鐘鼓的聲音連續(xù)不斷。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觀察,原來山腳下都是石頭的洞穴和裂縫,不知它們的深淺,微微的水波涌進洞穴和裂縫,激蕩撞擊便產(chǎn)生這樣的聲音。船繞到兩山之間,將要進入港口,有塊大石頭擋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百來個人,中間是空的,而且有許多窟窿,把風浪吞進去又吐出來,發(fā)出窾坎鏜的聲音,同先前噌的聲音相互應和,好像音樂演奏。我于是笑著對蘇邁說:“你知道嗎?那噌的響聲,是周景王無射鐘的聲音;窾坎鏜的響聲,是魏莊子歌鐘的聲音。古時的人沒有欺騙我啊!”

凡事不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卻憑主觀想像去推斷它的有無,可以嗎?酈道元見到和聽到的,大概和我一樣,但是說得不詳細;士大夫終究不愿夜晚乘著小船停靠在懸崖絕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漁夫船工,雖然知道卻又不能用文字表達。這就是石鐘山得名的由來在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的緣故啊。而淺陋的人,竟用斧頭敲打山石的辦法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自以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記下這件事,嘆惜酈道元記敘的簡略,譏笑李渤的淺陋。

二、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現(xiàn)在四川眉山)人。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蘇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親授其書”。既長,“學通經(jīng)史,屬文日數(shù)千言”(蘇轍《東坡先生墓志銘》)。嘉祐二年與弟蘇轍中同榜進士,深受主考歐陽修賞識。他一生遭受政治磨難。入朝任職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為杭州通判,后改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因被人告發(fā)作詩諷刺新法,以“謗訕朝廷”罪被捕下獄,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獄“烏臺詩案”。幸而未死,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元祐元年(1086),宋哲宗繼位,起用反變法派司馬光為相,蘇軾再入朝,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等職。但又因與司馬光政見不合,再次出知杭州。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變法派又得勢,蘇軾再遭打擊,被一貶再貶,由英州(現(xiàn)在廣東英德)、惠州(現(xiàn)在廣東惠州)一直遠放到儋州(現(xiàn)在海南儋縣),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才遇赦北還,次年病故于常州。謚文忠。

蘇軾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學家,又是有多方面創(chuàng)作才能的大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他的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xiàn)方面獨具風格。他的詞,改變了五代以來婉約柔靡的風格,開創(chuàng)了豪放一派的詞風,與辛棄疾合稱“蘇辛”。他在書法繪畫、音樂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有詩文集《東坡七集》等。

三、怎樣看待蘇軾的見解

本文一開始就提出人們對酈道元的說法的懷疑,以及自己對李渤的說法的懷疑。作者對古代兩位名人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并不輕信。

剛好他有了一個實地觀察的機會,他先問當?shù)厮律,寺僧的說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樣。蘇軾仍不輕信,決心“莫夜”“乘小舟”實地考察。石鐘山在鄱陽湖入長江的湖口的臨江一面,地處偏僻,文中說“余方心動欲還”,“舟人大恐”。再加上風險浪惡,又是盛夏漲水季節(jié),一葉扁舟夜航確是很危險的,所以“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而蘇軾為了弄清石鐘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艱險,親身探訪,是難能可貴的。雖然由于種種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結論,不完全正確,但這種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結論,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話無疑是正確的。

雖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認為石鐘山是因山形像覆鐘而得名的,今人經(jīng)考察又認為石鐘山是因“形”和“聲”兩方面而得名的。蘇軾的說法不完全正確。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蘇軾的努力。人們對于客觀事物的認識,本來就有一個過程,而且后人對蘇軾說法的懷疑、察疑、釋疑,正是和蘇軾的不迷信古人,不輕信舊說,不主觀臆斷,而自愿親身實地觀察的精神一致的。

四、石鐘山和歷代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三種說法

石鐘山位于鄱陽湖入長江之處,屬江西湖口。由中石炭系的石灰?guī)r構成。有上下兩座山,南邊一座濱臨鄱陽湖的叫上鐘山,面積約0.34平方公里,北邊一座濱臨長江的叫下鐘山,面積約0.2平方公里。兩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對高度50~55米。兩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鐘山雖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陽湖入長江處,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風景幽美,所以歷來成為旅游勝地。

石鐘山得名的由來,古人有三說。

1.風水聲如鐘。由于山體是石灰?guī)r構成,在各種水的沖刷溶蝕下,山的下部臨水處的表面形成許多縫隙洞穴,當水位處在一定高度,又有適當?shù)娘L力和相應的風向時,縫隙洞穴就會“與風水相吞吐”,發(fā)出敲鐘一樣的聲音。北魏酈道元和北宋蘇軾就是持這種因風水聲而得名的說法。但這種聲音需要水位、風力、風向諸條件都合適才會發(fā)生,不是隨時隨地都能聽到的。

2.石聲如鐘。山石,特別是溶洞地區(qū)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用槌敲打,是會發(fā)音的。所謂“南聲函胡”是沒有形成巖溶洞穴的巖石發(fā)出的聲音,“北音清越”是洞穴發(fā)音的巖石,或碳酸鹽再沉淀時形成的形態(tài)奇特的巖石敲擊時發(fā)出的聲音。唐代李渤就持這種因石聲得名的說法,近人也有支持這種說法的。

3.山形如鐘。石鐘山下部山體,由于地下水和江湖水的沖刷溶蝕,形成溶洞!妒娚街尽酚涊d:“上鐘崖與下鐘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數(shù)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鐘。”明、清時就有人持這種以形得名的說法了。不過江湖水位的季節(jié)變化和年變化比較大,高低相差達十幾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時,人們才能進入洞內(nèi),從內(nèi)部領略“覆鐘”的形象。

五、有關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記載

1.李渤《辨石鐘山記》

《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響若洪鐘,因受其稱。有幽棲者(隱居的人,即李渤自稱),尋綸(釣魚)東湖,沿瀾窮此。遂躋崖穿洞,訪其遺蹤。次(臨時住宿)于南隅,忽遇雙石,歌(應為“欹qī”之誤,傾斜的意思)枕潭際,影淪(倒映)波中。詢諸水濱(的人),乃曰:“石鐘也,有銅鐵之異焉。”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抱(應為“”之誤)止響騰余歇(余韻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聯(lián)氣凝質,發(fā)為至靈,不然,則安能產(chǎn)茲(這)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舊矣。如善長(酈道元字善長)之論,則瀕(瀕臨)流(水流)庶(眾多)峰,皆可以斯(這,指“石鐘”)名貫之。聊刊(修訂)前謬,留遺將來。貞元戊寅歲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號)記。

(據(jù)《文苑英華》卷八三三)

2.明代羅洪先《石鐘山記》

丙午(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春,余過湖口,臨湖上下兩山,皆若鐘形,上鐘尤奇。是時水未漲,山麓盡出,緣石以登,始若伏軾昆陽,旌旗矛戟,森然成列;稍深則縱觀咸陽,千門萬戶。入其中,若獻深珊珠貝,金光碧彩,錯出于驚濤巨浪,莫可辨擇,自吾棲巖穴以來攀危歷險,未有若是奇者矣。夫音固由窾以出,茍實其中,亦復暗然。故鐘之制,甬則震,則郁,是石鐘者,中虛外窾為之也。東坡艤涯,未目其麓,故猶有遺論。

(《念庵羅先生文集》卷五)

六、今人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考察

對石鐘山因何而得名的看法,據(jù)歷史文獻記載,可分為兩派:一是“主聲派”,認為由于水石相搏,發(fā)出洪鐘般的聲音,故叫石鐘山;一是“主形派”,認為它形如覆鐘,因此提出了相反的結論。其實這兩派的看法,只各自強調了一個側面,故都不免失之片面。經(jīng)過今人全面的科學考察,認為石鐘山之所以得名,應包括“主形派”所說的“形”和“主聲派”所說的“聲”這兩個方面,即由于它“具有鐘之‘形’與鐘之‘聲’的原因”(鞠繼武、潘鳳英《湖口石鐘山》,見《地理知識》1979年第5期)。關于這一點,稍晚于曾國藩的清人郭慶藩,對石鐘山得名的原因,雖然沒有作全面考察,但他在《舟中望石鐘山》一詩中,卻偶然說對了。詩是這樣的:“洪鐘舊待洪鐘鑄,不及茲山造化工。風入水中波激蕩,聲穿江上石玲瓏。”(《十二梅花書屋詩集》,光緒乙亥郭氏泊然刊本)郭詩正好可作為石鐘山“具有鐘之‘形’與鐘之‘聲’”的形象說明。

(涂宗濤《巴峽·石鐘山》,《天津師院學報》1979年第3期)

石鐘山下部山體,由于受到地下水及江水湖水的溶蝕沖刷,溶洞特別發(fā)育。加上江湖水位的季節(jié)變化及年變化大,如1954年,年平均水位為12 43米,漲水期月平均水位為21米。最小年平均水位為7 8米(1958),最小月平均水位為5 34米。垂直溶蝕作用強烈,因而所形成的溶洞,也就特別寬廣深邃。江湖水位的變化,對溶洞的發(fā)育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石鐘山志》中就記載:“上鐘崖與下鐘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數(shù)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鐘。”

石鐘山一名的由來,據(jù)《水經(jīng)注》說:“下臨深潭,微風鼓波,水石相擊,響若洪鐘,因受其名。”石鐘山下的石鐘洞,系一發(fā)育于石灰?guī)r山體內(nèi)的穹形溶洞,如今仍處于溶洞發(fā)育的擴充階段。當江湖之水,浸灌洞內(nèi),水位未有上升到洞頂高度之上而低于洞頂時,風興浪作,沖擊洞頂,洞壁轟然發(fā)聲,回音激蕩。這便是石鐘山和石鐘洞之所以具有鐘之“形”與鐘之“聲”的原因了。清代郭慶藩的《舟中望石鐘山》詩中寫道:“洪鐘舊待洪鐘鑄,不及茲山造化工。風入水中波激蕩,聲穿江上石玲瓏。”甚是。

(鞠繼武、潘鳳英《湖口石鐘山》,《地理知識》1979年第5期)

七、釋歌鐘

《陳氏樂書》說:“虞夏之時,小鐘謂之鐘,大鐘謂之鏞。周之時,大鐘謂之鐘,小鐘謂之,則之為用,其實編鐘也。編鐘之用,其實歌鐘也。”(《文獻通考·樂考七》)《唐會要》又具體介紹了編鐘:“古制雅樂,宮懸之下,編鐘器架十六口。”這就是說,歌鐘是用十六口鐘按音階編排而演奏的樂器。

是不是晉悼公把這樣的一列歌鐘分一半給了魏絳呢?不是的!蹲髠鳌酚涊d鄭人向晉侯獻樂的原文是:“鄭人賂晉侯……歌鐘二肆,及其磬,女樂二八。”(襄公十一年)這里,作者瞻前顧后,行文十分周密,特別標明所獻歌鐘的量的規(guī)定“二肆”。肆,《左傳》注:“列也,懸鐘十六為一肆。”

最近湖北隨縣出土了一套完整的大型歌鐘,每“肆”分三層(有的歌鐘分兩層):最大的鏞鐘懸在下層,中型的剽鐘懸在中層,最小的棧鐘懸在上層。演奏時,擔任主旋律的,用金屬錘子敲擊剽、棧,擔任配音伴奏的,用柱撞擊鏞鐘。晉悼公應該是把這類歌鐘完整的“一肆”(以及“編磬”一列)賜給了魏絳,同時還給了擔任演奏的八人一隊的“女樂”。這就是史所謂“樂之半”。有了完整的十六口一套的歌鐘,又有了演奏的人,《左傳》在這段史實記敘完了才說:“于是魏莊子始有金石之樂。”蘇軾也才會在《石鐘山記》中說:大石與風水吞吐,發(fā)出和魏莊子歌鐘一樣的美妙悅耳的聲音──“窾坎鏜”。

(出處同上)

八、《石鐘山記》的藝術特色(曾棗莊)

《石鐘山記》是一篇游記,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游記。一般的游記,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記》,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都以景物描寫為主,寄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情景交融的傳統(tǒng)手法來表達思想感情。蘇軾的許多記游文字,如《超然臺記》《放鶴亭記》《凌虛臺記》,都以描寫、記敘、議論的錯綜并用為特點!妒娚接洝穭t是一篇帶有考辨性質的游記,除描寫所見景物外,還采取了記敘和議論相結合的手法,反駁李渤的觀點,進一步補充事實證實酈道元的觀點。因此,《石鐘山記》除具有游記的特點外,還具有某些論說文特別是駁論文的特點。分析《石鐘山記》,應把握住它在文體上的這一特點。

這一篇帶有考辨性質的游記,是一篇具有某些論說文特點,特別是駁論文特點的游記。我們說它具有論說文,特別是駁論文的某些特點,是因為文章一開頭就提出問題,擺出靶子,并從邏輯上對李說作了初步的反駁;接著用親訪石鐘山耳聞目見的事實,證實并補充了酈說,推翻了李說,使形象描寫為證明和反駁服務。最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要重視“耳聞目見”而不可“臆斷其有無”這一中心論點,交代寫作意圖。全文思路清楚,結構謹嚴,說理透辟,文筆流暢。蘇軾曾稱贊謝民師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從來沒有固定格式),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這也是夫子自道。蘇軾的文章,特別是這篇《石鐘山記》,也寫得有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毫無斧鑿雕琢之痕。清代方苞說《石鐘山記》是蘇軾“諸記中特出者”,說它寫得“瀟灑自得”,這四字確實把握住了本文的特點。

但是,本文畢竟是一篇游記,因此,又具有一般游記的特點。第一,清楚交代了游覽的時間、地點、人物、經(jīng)過。第二,它以生動的比喻(明喻如“聲如洪鐘”“如猛獸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鐘鼓不絕”“如樂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形象的擬人(“森然欲搏人”),貼切的擬聲詞(“鏗然”“焉”“磔磔”“噌”“窾坎鏜”),對所見所聞作了繪聲繪形的描寫。讀了夜游石鐘山一段,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聞其聲,使讀者同作者和舟人一樣“心動”“大恐”。本文不僅以說理透辟見勝,而且以景物描寫的形象生動見勝。第三,行文有緩有急,抑揚頓挫,波瀾起伏,詼諧風趣。如夜游石鐘山一段,先交代游覽的時間、地點、同伴、方式,語氣比較舒緩;接著一段環(huán)境描寫,大石“森然欲搏人”,棲鶻驚飛,鸛鶴怪叫,寫得陰森可怕,寒氣逼人,讀到這里真有點毛骨悚然,心驚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動欲還”,暫緩緊張氣氛,忽又“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如鐘鼓不絕”,不僅“舟人大恐”,讀者也不免為之“大恐”,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經(jīng)過“徐察”,原來是“水石相搏”的聲音,緊張的心情才趨平靜,第二處水聲就寫得比較舒緩。清代劉大評這段文章時說,蘇軾“以‘心動欲還’,跌出‘大聲發(fā)于水上’,才有波折,而興會更覺淋漓。鐘聲二處,必取古鐘二事以實之,具此詼諧,文章妙趣,洋溢行間”。他也同方苞一樣,認為這是“坡公第一首記文”。第四,文筆變幻多姿,毫不板滯,對兩處鳥叫和兩處水聲的描寫完全不同:寫棲鶻是先點鳥名(“山上棲鶻”),再寫驚飛(“聞人聲亦驚起”),最后才寫其叫聲(“磔磔云霄間”);寫鸛鶴是先寫聲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鸛鶴在叫(“或曰此鸛鶴也”)。前者用擬聲詞“磔磔”形容其驚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兩處水聲的描寫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聲是“微波”與山下的“石穴罅”相擊而發(fā)出的,后面的水聲是“風水”與中流大石的竅穴相吞吐而發(fā)出的,這是聲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鐘鼓不絕”是一種洪大響亮的聲音,后面的“窾坎鏜……如樂作焉”是一種比較低而悠揚的聲音,這是音調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聞聲,后發(fā)現(xiàn)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見“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然后再寫“有窾坎鏜之聲”,寫的順序也不同。蘇軾對語言有高度的駕馭能力,一筆不肯雷同。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yyfangchan@163.com (舉報時請帶上具體的網(wǎng)址)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